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1/3頁)
章節報錯
陳於泰(大來)、劉若宰(胤平)、曹勳(允大)以及史可法(憲之),在歷史本位面上,都是崇禎元年(1628)的進士。這四個人在明末清初的那個動亂年代,劉若宰運氣好,崇禎十三年就去世了。而史可法是壯烈殉國。其餘兩人,在明亡之後,無論清廷怎麼逼迫、徵召,都是終生不仕。
總之,這是四個有底線的舉子。
當然了,舉子們湊在一起,自然的就談起了這次會試。
“大來兄家學淵源,一手文章是寫得極好的,這一次的會試,說不得,會元就是大來兄的囊中之物了啊。”
“憲之說笑了,愚兄可是東林餘孽,這一次要不是科舉即將大改,都不想來參加會試的。”
“呃......大來兄今年不過三十有餘吧,怎麼就是東林黨呢?東林黨不是在十多年前就已經覆亡了麼?難不成大來兄十幾歲就?”
“東林黨陰謀鴆殺今上的時候,愚兄已經十六歲了。”苦笑了一下,陳於泰道:“愚兄是無錫人啊,十三歲就進東林書院了,那時候是拜的存之(高攀龍)先生為師。”
“嗨!那有什麼問題?東林黨裡謀逆的只是一部分嘛,如存之先生這樣的,根本就沒有參與。而且小弟聽說,存之先生現在在日本主政,把日本的田稅從五成降低到了三成,活人無數,功德無量啊!”
“就是,皇上寬宏大量,連存之先生都不追究,大來兄不必過於憂慮。”
“咳咳,謝各位吉言。愚兄也不求多,這次會試只要能夠中個三甲同進士,將來外放一縣父母官,能夠為當地百姓造福,也就心滿意足了。哎,說起來還是這科舉改革逼得啊,各位,那個行測題你們做過麼?愚兄駑鈍,一百分的題,最多的時候也不過拿了七十來分。”
“哈哈哈,大來兄說笑了。小弟做那個行測,在一個半小時里根本做不完那一百道題!”
“就是啊,文字題還好一點,那些數字題,哎喲,看起來簡單,就是推敲不出來啊。”
“所以啊,大家這一科都要努力了。要不然,以後真的沒有機會了。”
“噓~”滿飲一杯酒後,劉若宰哈口氣道:“其實真要說起來,現在朝廷不是在各府以方山中學的模式新建中學麼?據聞若是能夠從方山中學畢業的,做起行測題來無往而不利?”
“嗨,胤平兄說得容易,但是這府城的中學,也不是那麼好進啊。”
“哦?憲之賢弟,這話怎麼說?”
史可法站起來拱了拱手:“各位,小弟是河南開封府人。因為此地是省城所在,所以這開封中學以及小學,也是朝廷第一批次建立的新學校。
要說這學校的校舍、教具、教師,那是真的好。但是這學生嘛,哎!”
“學生怎麼說?”
“諸位,開封中學第一年招生一百人,這,誰都知道入了這學校,將來出來做官幾乎是穩了,所以想要進去唸書的人自然是多不勝數。這學校為了表示公平,便做了入學考試,考試的內容分為四門,語文、數學、常識、體育。這語文就不去說了,我輩讀書人不怕這個,我們家裡的小孩子也不會怕。但是數學這一塊,我們就遠遠不是那些商賈之子的對手。至於常識,其實就是考的六大報上刊登的一些世界歷史、國朝地理什麼的,但是普通計程車子,能夠堅持天天看報的有多少?倒是商賈們為了瞭解市場行情,堅持每天看報的更多一些。還有那什麼勞什子體育,那些商賈之子從小就跟著父輩走街串戶,我們這些天天閉門苦讀計程車子怎麼爭得過?所以,當年開封中學第一次招生,100名錄取生員中,商賈之子佔了六成以上......所以小弟才說,若是今科中不了,便是想進各地的中學補習,也是極難的。”
“憲之賢弟說得還算是好的了,雖說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