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呢,以前東林的君子們在無錫講學是很舒服的:都是下野官員,針對朝廷裡做事的皇帝啊、官員什麼的發表各種評論又不需要什麼成本。反而為自己博取了巨大的聲望。可是這些年下來,難得大家想要一起做一件實事的時候,居然敗得如此之快!

這樣下去,大家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名聲,不就敗光了嗎?本來大家都沒官位了,若是連名聲都沒有了。那還有什麼希望呢?

自己這些所謂的君子年紀都大了,這輩子就算是能夠重返政壇也就是那樣了。可是東林書院現在的這群天才子弟呢?若是東林書院在這場競爭中敗得狼狽不堪,讓全天下計程車紳產生了一種:東林的人都是嘴炮厲害,一做實事就抓瞎的不良印象。那這群天才子弟以後就算中了進士進入政壇。這段東林的學習生涯,也必將成為其終身的汙點!

這些東西,現在只是這些君子們想到了。但能入東林的都不是笨蛋,要不了多久這些學生們反應了過來,怕不是會趕緊的退學?

到時候別說報紙辦不下去,整個書院都會垮掉!

哎,早知道就不辦這個報紙了。太孫殿下太厲害了,當初除了針對張以誠的彈劾事件對南京的御史們小小出手一次之外。對東林日報的發展都是樂見其成甚至大力相助!這讓東林的君子們為失敗找藉口都找不到啊!

不行,這事情不能這樣下去了。必須得想辦法提振報紙的銷量!

“各位,現在報紙的好壞,已經事關書院的生死。所以,很多事情由不得我們不做了。吾意,報紙必須做出改變。”

“叔時請講。”

“其一,報紙擴版。現在我們的報紙只有八版,和金陵日報比起來,天然的給人一種印象便是我們是小報,是弱報。這在第一印象上就先輸了一招。”

“嗯,叔時說的有理,但是如此一來,這報紙的成本?需知,現在用於辦報的經費,已經不足三萬兩了啊。”

關於二十萬兩的資金儲備如何在不到四個月裡降低到三萬兩,顧憲成不準備去追究了:大明的文官嘛,致仕了的文官還不是文官。

“經費問題,吾親自去鳳陽面見道甫(李三才),然後再去華亭的徐家。懇請他們無論如何再支援我們十萬兩。”

“……好吧,經費的事情算是暫時解決了,但是這擴充的版面?”

“這正是餘要說的。擴充版面之後,兩個版面拿出來做廣告,先解決報紙的生存問題。”

“呃……哎,那就先這樣吧。涉及到書院的生死存亡,我等需要忍辱負重。”

“是啊,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呢?”

“諸位兄長高義,餘在這裡先謝過了。”拱拱手,顧憲成繼續道:“其三,剩下的六個版面,拿出其中四個版面來,放上各種時文(八股文)的範文,並且由我等分別講述制藝技巧!”

“這……”

從古至今,知識的傳播從來都沒有絕對的公平。明代和先秦那種貴族政治以及兩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比起來,是要好了很多,畢竟不少平民子弟也能透過科舉出人頭地了。但是真正透過科舉制拿到好處的,絕大多數還是官宦子弟。

有明一代276年,一共產生了兩萬七千多名進士。這其中有七成以上都是官員子弟,有兩成多出身豪富之家。真正平民子弟中進士的,十不足一。

造成這一局面的最大原因,當然還是知識的傳播問題。普通平民子弟除非是天資特別出眾,否則根本無法在同那些家學淵源並且有名師指導的天龍人們的競爭中勝出。

多年來,士紳豪商們有意識的維持著這一局面,對八股文的寫作技巧,默契的對圈子以外的人予以了封閉。雖說這個時代的民間,也有各種書商購買各屆新科進士、舉人的時文裝訂成冊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