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2/3頁)
章節報錯
,別說你們為難,朕也難啊。都是親戚,封了一個,其他22家都會問為什麼不是他。所以,朕覺得吧,不如召集這二十三家親王入京,也搞一個策論考試。讓他們自己寫,他們如果去了呂宋作王準備怎麼幹。然後由六部尚書和內閣閣老進行閉卷評分。分數最高者,就去呂宋作王好了。”
“誒,皇上這個辦法好。哎,可惜那時候臣已經致仕了,看不到諸多親王參加考試的壯觀場面了。”
“哈哈哈,大宗伯,你還想怎麼樣?十一年的禮部尚書啊,我大明自太祖開國以來,哪個大宗伯像你這樣做了這麼久?”
“哼,大司馬不也一樣,十一年的兵部尚書,前所未有啊!”
“哎,宦海沉浮數十年,就這十年幹得最痛快,十年,做成了多少事啊!軍黃冊清理乾淨了,軍鎮兵和衛所兵的生計問題解決了……老夫已經完全無憾了。”
關於內閣換屆的問題,其實朱由棟早就和重臣們做了充分的溝通。雖說官位這個東西,一般人還真的捨不得一下子捨棄。但是這屆重臣們心裡都清楚:雖然在今上的領導下做事很愉快,但大家的任職時間實在是太長了,若是不想君臣猜疑甚至相殘的事情發生,那大家到了這個時候,還是不要戀棧的好。
總之,這是自朱由棟出任監國搭建起班子開始,本屆內閣舉行的最後一次國務會議了。
“眾卿,十餘年共事,朕與大家攜手,做成了很多事情。大家心裡不捨,朕也不捨。但正所謂戶樞不蠹,流水不腐。朝廷嘛,是一個有進有出的地方,所以,調整是必須的。當然,為了對本屆內閣的卓越工作成效表示感謝,同時也考慮到本屆內閣十一年來做了太多事,也得罪了很多人。所以,朕決定,本次內閣調整後,但凡完全致仕的,一律每人每年給予一萬銀元作為養老之資,同時從御馬監調派一個總旗對其做貼身保護。”
“臣等多謝皇上厚恩。”
……
1622年2月底,大明完成了新一屆閣臣的調整。經過重組後,新的重臣們分別是:
內閣:首輔,溫體仁。次輔,袁可立。三輔,李戴。
吏部尚書:孫承宗。
戶部尚書:王紹徵(朱由棟出鎮南京時的應天巡撫,朱由棟回到北京後被任命為順天巡撫,歷史本位面的大閹黨)。
禮部尚書:張以誠。
兵部尚書:楊鎬(兵部職能已被極大削弱)。
刑部尚書:熊廷弼。
工部尚書:徐光啟。
都察院左都御史:趙彥。
順天巡撫:顧秉謙。
應天巡撫:李標。
廣東布政使:成基命。
福建布政使:孫傳庭。
雲南布政使:洪承疇。
中南總督:陳時濟……
隨著這份閣臣及部分地方官員調整名單一同公佈的,還有新的科舉制度改革決定。
朝廷決定,本次微調後的科舉制度,在未來兩屆會試中不做任何改變。九年後,也就是天啟十三年起,會試將做重大改變:詩詞歌賦與經義合而為一,在科舉中佔比分數為10%。策論佔比50%。另外新增一門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佔比40%。由於會試將在九年後改變,所以自天啟十二年起的各地府試、鄉試,全部都要先於會試改變。
也就是說,大明的讀書人們,如果在未來七八年內還未成功出仕,那麼,要想繼續做官。要麼就適應新的考試製度。要麼就只有去海外的藩王那裡去看看運氣了。
當然,朱由棟深知,讀書人雖然造反不行,但作為一個整體,最好還是不要過分招惹。所以,隨著這份通知下發的,還有行測考試的大致範圍,以及給各地官學就讀的學子,免費贈送提高行測能力考試成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