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第2/3頁)
章節報錯
“呵呵,劉帥,諸位將軍,這望遠鏡呢,產能有限,只有三支。不過這偃月刀嘛,可是足足三十把,足夠在座諸位使用哦。”
“偃月刀?”
所謂偃月刀,其造型和明代普通偃月刀的是差不多的。但得益於溫度計的使用,新式高爐的建立,水力機械的普及,以及不計成本的投入,紅河莊出產的偃月刀其鋒利程度、堅硬度以及防鏽度,都達到了很高的高度。
當然,紅河莊現在要打造板甲其實也就跟玩兒一樣,但是一方面朱由棟到底只是太孫而不是皇帝,打造軍用物資還得顧忌一下皇帝的反應,紅河莊的刀具、鎧甲更多的是科研性質,只有少量樣品而不會批次生產。另一方面則是,劉綎是要率軍去熱帶雨林裡作戰,你給人家配板甲?怕不用緬軍來打,個個都成了鐵板燒?
所以,送點高質量的刀具也就是了。南方軍隊還是穿皮甲或者布甲比較好。
“哎呀,這刀,真是好刀!”在座的武人都是跟著劉綎身經百戰的,刀好不好自然一上手就清楚了。
“殿下如此厚待我等,照理末將是不該再提什麼困難了。只是孫大人,這國朝的法度如此,末將麾下的本鎮兵每日能行三十里已經是很不錯了。便是為了太孫殿下,每日行四十里呢?三月之內,還是趕不到木邦啊。”
“呵呵,劉帥勿憂。本官先請問,若是一路上不必擔心吃食,那劉帥的兵每日能行進多少裡?”
“嗯,這次朝廷要末將統御滇黔蜀三地一鎮三衛共一萬兩千人南下。本將的本鎮兵若是不考慮糧食,每天可以行進六十到八十里。重慶衛出兵主要就是馬宣撫(秦良玉的丈夫馬千乘)的石柱白桿兵吧,每天也可以走這個里程。至於廣南衛和洱海衛嘛,他們離木邦比末將近得多,便是每天爬二十里,三月之期,也是足夠了。”
大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對全國軍隊實行的是衛所制度。其基本組織架構為:小旗、總旗、百戶、千戶、都指揮使。衛所兵平時耕耘軍屯,戰時由朝廷派遣高階軍官,在衛所各級官員組織下,集中起來出兵作戰。按照老朱的構想便是,一方面是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糧,可以大大節約經費。另一方面則是防止武將長期鎮守一方,從而形成藩鎮。
但是大明朝運轉了兩百多年,衛所制度其實已經瀕臨崩潰。先不說衛所的官員紛紛由中下級軍官退化為地主老財,也不說衛所兵要麼逃亡要麼淪為佃農。單是外敵入侵,朝廷才臨時派遣高階將領這一條就在北方邊境不適用。
所以到了宣德年間,面對恢復了元氣的蒙古,明朝政府就不得不在陝西、山西設定常任總兵——這是明朝軍鎮制度的發端。
到了嘉靖年間,倭寇肆虐東南沿海,幾十個衛所一片糜爛,完全無法有效抵禦倭寇。明朝政府不得已在東南沿海也推行軍鎮制度。
所謂軍鎮,其兵源,一部分來自衛所兵,一部分來自招募。軍鎮兵和衛所兵最大的區別是:衛所兵是自帶乾糧去打仗,而軍鎮兵國家是要發軍餉的。而且軍鎮的各級軍官:守備、都司、遊擊、參將、副將、總兵等。其將領是常設的。
這樣做,戰鬥力是提高了,但是國家的負擔也增加了,同時,也容易形成兵為將有的局面。
(附帶說一句,天啟年間,由於東北局勢越來越惡劣,國家財政越來越吃緊,九千歲為了收支平衡,就把東南方的軍鎮給取消了。然後這些軍鎮裡的精兵悍將全都去做了海盜,成就了鄭芝龍的威名。)
總體而言,現在的大明,是軍鎮與衛所制度並存的。一般情況下,軍鎮兵比衛所兵的戰鬥力要強一些。
但是衛所兵也有例外,比如石柱的白桿兵。
但是不管怎樣的強兵,總是要吃飯的。在持續長時間的強行軍中,更要吃飯。
“劉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