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的發展,必然促使各行各業的聯絡更加緊密。在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都是這樣了,在工業社會,自然更是如此。

僅以沃爾姆家的生意而言,由於西班牙要發展鍊鋼,自然就要大建鋼廠,然後工人增多,對啤酒的需求量就加大——這是第一次消費增量。

為了把握住這個增量,沃爾姆家就要擴大生產,除了擴建廠房,還需要向上朔源,把控啤酒原材料的生產——購買莊園,又是新的消費。

老漢斯的莊園其實已經是難以為繼:在巴伐利亞參加了三年慘烈的宗教戰爭後,一個4500畝大小的莊園,居然還有成年男性四百多人——在大明北方,一個精壯勞動力可以伺候二十畝田地,而歐洲的農業此時還不如大明的情況下,這就是嚴重的勞動力過剩。而且這些壯勞力連帶家屬一千多人,靠著租賃這個莊園的土地求生,其實就是掙扎在生死線上。

但是現在,沃爾姆來了,購買了這個莊園,並讓這個莊園的多餘人口進入工廠——雖說進了工廠還是會被剝削,但實際上,這個莊園的一千多人是被拯救了。

一個啤酒商人都能挽救這麼多農民,那十個啤酒商人呢?這些農民進入工廠後,衣服什麼的不會再自己織布,又會產生新的消費。那麼,成衣廠是不是也要擴大生產規模?

所以,一個鋼鐵廠的成立,對社會的撬動作用就是如此的大。十個鋼鐵廠呢?鋼鐵廠的關聯企業呢?

當然,大歐洲自有洲情在此,和中華帝國自秦以來就是中央集權,即便是多國並立的分裂時代,所有分裂政權的統治者都認為統一是遲早的事情不同。歐洲大陸哪怕出現過羅馬帝國,也從未真正的統一過。

所以,和朱由棟放心的因地制宜,根據礦產分佈,在大明廣袤的國土上分置重工業中心不同。菲利普在發展重工業上,是強制性的要求所有大型工廠,都必須開設在伊比利亞半島內。為的就是要人為的建造全歐唯一的工業中心,然後用經濟來增強歐洲的向心力。

這種做法,當然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不過好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最核心的兩大基礎礦產:煤和鐵,伊比利亞半島上都還有。即便是後世大名鼎鼎的魯爾區,菲利普也已經著手修建專門的鐵路:以後,魯爾區只採礦,真要製作成品,還是必須得拉到西班牙本土上來才行。

總之,因為工業革命在歐洲如火如荼的展開,經濟槓桿作用越來越明顯,整個歐洲的社會結構,都在迅速的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正如菲利普所言:當各國的貿易壁壘解除後,工業發達的國家就能自動的向其他國家進行吸血。所以最近這些年,西班牙政府的收入增長速度很快,至少在明面上,一年八千多萬的收入,是超過了大明帝國一年六千萬不少的。

看著因為自己的一力推動,使得大歐洲發生瞭如此積極的變化,菲利普的成就感自然爆棚,連帶著心情也好了很多。

不過,這樣的好心情,到了1621年的6月,戛然而止。

“陛下,我們在沙廉,遭到了中國人卑鄙的偷襲!而且無恥的中國人還對我們的子民進行了區別對待,其用心之險惡,已經不用做更多的說明。”

4月初,田爾耕在沙廉驅逐了當地的白人。由於走得實在是太匆忙,所以這些人即便是在印度半島的果阿(葡萄牙人的殖民點)得到了補給,也仍然無法環繞整個非洲。而且一路之上,由於所有的卡斯蒂人雙手大拇指都被切掉了,其勞力至少打了七折,因此航海路上,其實都是葡萄牙人在承擔主要工作。

這葡萄牙人被吞併了祖國本來都是一肚子火,現在受了池魚之殃,因為卡斯蒂人販賣毒品導致他們也跟著被趕了出來,那火就更大。這撤退的路上,不管什麼原因,卡斯蒂人總之是活兒做得太少......於是到了半路上,葡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