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陽光溫暖而慵懶,灑在鄭逸的身上,卻絲毫未能減弱他心中的那團火熱。

自宮中出來後,他便一頭扎進了禮部,開始了科舉改革最後的衝刺。

他步伐匆匆,衣袍帶風,彷彿一柄出鞘的利劍,銳不可當。

禮部的官員們早已習慣了他這般風風火火的模樣。

往日裡清閒的衙門,此刻卻是一片忙碌景象,案牘堆積如山,筆墨紙硯摩擦聲此起彼伏,空氣中瀰漫著緊張而又充滿希望的氣息。

孫禮部官員更是忙得腳不沾地,眼見鄭逸到來,連忙迎了上來,”

鄭逸點了點頭,目光堅定而又自信。

“孫大人,時間緊迫,咱們直接開始吧。”

他並未按部就班地沿用唐朝固有的科舉模式,而是結合現代的教育理念和唐朝的實際情況,提出了許多大膽的創新想法。

他詳細地闡述著他的改革方案,從考試內容到形式,從流程到閱卷,每一個環節都經過深思熟慮,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殿下,這……這……”孫禮部官員聽著鄭逸口中那些聞所未聞的改革舉措,驚訝得合不攏嘴,連手中的茶杯都險些掉到地上。

他從未想過,科舉還可以這樣進行,這種種新穎大膽的想法,簡直是顛覆了他對科舉的認知!

鄭逸卻不以為意,他眼眸如星,神情專注而自信,彷彿早已預料到眾人的反應。

他繼續侃侃而談,手中的筆飛速轉動,將他的想法一一落於紙上。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如同擂鼓般,振奮人心,讓周圍的官員們聽得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他們不禁對眼前這位年輕的殿下心生欽佩,他的才華橫溢,遠超他們的想象。

眾官員無不被鄭逸的才學和魄力所折服,他們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激動和自豪,彷彿置身於一場偉大的變革之中。

“好了,諸位,”鄭逸放下手中的筆,嘴角微微上揚,“就先這樣吧,接下來……”

他的話語戛然而止,轉頭看向窗外,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窗外,一騎快馬疾馳而來,馬蹄聲踏碎了午後的寧靜。

馬上騎士高舉聖旨,一路暢通無阻地來到了禮部衙門前。

騎士翻身下馬,快步走入衙門,高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科舉改革方案,朕已閱覽,甚為滿意!著即刻全面推行,欽此!”

鄭逸接過聖旨,雙手微微顫抖,心中激動不已。

他知道,這一刻,他期盼已久,為之奮鬥的科舉改革,終於得到了皇帝的認可,即將全面推行!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心中的激動,朗聲說道:“臣,領旨!”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鄭逸的身上,為他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

他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眼眸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這一刻,他是如此的耀眼,彷彿一顆冉冉升起的星辰,照亮了整個大唐的未來。

訊息傳開,整個禮部都沸騰了。

官員們紛紛向鄭逸道賀,他們的鄭逸的創新之舉,不僅得到了皇帝的認可,也贏得了民心,這無疑是對那些保守勢力的當頭一棒。

魏文臣和陳學究等人得知訊息後,臉色頓時變得鐵青。

他們站在角落裡,如同鬥敗的公雞,垂頭喪氣,他們原本以為,憑藉自己的勢力和影響力,可以阻止科舉改革的推行,沒想到最終還是功虧一簣。

然而,就在眾人歡欣鼓舞之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卻在暗處響起。

“哼,科舉改革?不過是譁眾取寵罷了!我倒要看看,這所謂的改革,能翻起多大的浪花!”說話之人,正是之前被鄭逸駁斥得啞口無言的保守派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