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土

——兒時記憶

丙叔佩史

鄉音未改鬢毛衰,

回首往昔飲土埃。

杯中故土含深情,

入口甘甜似醇醅。

心底漣漪泛層層,

記憶畫卷緩緩開。

是否靈丹抑或妄,

心緒難辨真與偽。

風俗習慣承家訓,

傳統源遠又流長。

土地養育一方人,

情愫根植最深藏。

異域他鄉覓歸途,

一捧黃土暖心腸。

歲月悠悠情未央,

鄉土滋味永難忘。

賞析

《家鄉土——兒時記憶》不僅是一首優美的詩歌,更是一幅細膩描繪故鄉情懷與個人成長記憶的畫卷,深度展現了對家鄉深深的情感羈絆以及傳統習俗的文化底蘊。以下是對本詩的賞析分析:

1 情感層次豐富,引人共鳴

- 開篇“鄉音未改鬢毛衰,回首往昔飲土埃”,詩人以對比的方式,先展現時光流逝帶來的容顏改變,再透過“飲土埃”的具體動作,勾勒出對家鄉的依戀,突出了不變的是那顆赤子之心,加深了情感的張力。

2 形象生動,語言精煉

- “杯中故土含深情,入口甘甜似醇醅”,將故鄉的土比作醇酒,不僅視覺上形成了鮮明的形象,而且味覺上賦予了特殊的情感價值,讓讀者能夠直觀感受到詩人對家鄉的深情厚誼。

3 哲學思考,提升意境

- “是否靈丹抑或妄,心緒難辨真與偽。”這一句引入了對家鄉土飲水行為的哲學性思考,探討了現實與心理作用的關係,增加了詩歌的思想深度,也讓讀者產生共鳴,思考個人記憶與現實之間的界限。

4 承繼與傳承,文化符號的體現

- “風俗習慣承家訓,傳統源遠又流長。”展示了家鄉文化的延續性和影響力,強調了個人與群體之間的聯絡,以及世代相傳的重要性,表現了對傳統的尊重與自豪。

5 地域特色與人文關懷相結合

- “土地養育一方人,情愫根植最深藏。”直接點出了家鄉土地與人的親密關係,彰顯了人與自然共生的理念,以及個體對生長環境的深切感激,喚起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歸屬感。

6 異國他鄉,尋找心靈歸宿

- “異域他鄉覓歸途,一捧黃土暖心腸。”詩人透過描述在異鄉尋覓過程中的感受,表達了海外遊子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即便身處萬里之外,那一抔黃土也能給予他們內心的安慰,凸顯了親情與鄉土情結的強大力量。

7 永恆主題,餘韻悠長

- 結尾“歲月悠悠情未央,鄉土滋味永難忘。”詩意昇華,言簡意賅地道出了時間和空間無法磨滅的記憶與情感,故鄉的味道永遠銘記心中,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間,令整首詩意味無窮。

綜上所述,《家鄉土—兒時記憶》透過對故鄉土地、童年回憶的細膩描繪,融合了情感、哲學、文化和個人成長等多個層面,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素養和豐富的人生感悟,讓人感受到了濃厚的鄉愁與對家園的無比珍視。

翻開丙叔佩史的《唐詩宋詞漫話》,我們再來聊聊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漁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

譯文:

秋季邊疆的景色與眾不同,雁陣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