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必須下降到可能被炮火擊中的高度,然而飛艇當中貯存的是易燃氣體,一旦被炮火擊中,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在華俄戰爭結束後。根據收集和匯總上來的戰資料,華夏共和**隊的最高統帥孫綱果斷的決定將航空兵部隊未來發展的重點放在了飛機上。
根據孫綱的要求,中國的航空兵部隊進行了重新改組和整編,將原有的大量飛艇退役交與民間轉為商業使用,將海軍航空隊和陸軍航“空隊合併為華夏共和國空軍,成立了繼海軍和陸軍以外的第三個兵種。
在中國目前所擁有的所有飛機中,大多數為“飛雲。式飛機和少量的新式“飛雲2,式飛機,這兩種飛機飛起來都十分平穩,都是由中國著名發明家趙春澤博士研製成功的,並根據合同在中國各地的工廠生產,其餘的飛機則是由另外一些公司製造的,象新式的“飛天。式飛機就屬於這一類。當時,中國航空兵的基本戰術單位是飛行小隊。每個飛行小隊由6架飛機組成,整個空軍共有田多個飛行小隊。這些戰術單位中的的多個被分配給了陸軍各個集團軍和軍一級的指揮官及海軍艦隊使用,其餘舊個小隊被編成了獨立的航空中隊,由總參謀部實施單獨的領導。
在空軍部隊成立的同時,孫綱曾經秘密的給武備部及軍工部門下達了指示,要求加大對新式飛機的研製力度,並對未來飛機的作戰效能提出來了令人吃驚的具體要求。
孫綱的要求是,新式飛機要能夠裝備機槍等武器,並要求飛機可以攜帶可用於轟炸地面目標的炸彈。
更讓設計師們感到吃驚的事。孫綱居然要求研究在飛機上攜帶魚雷的可能性!
而在華俄戰爭結束後不久,孫綱就秘密的向史司提出來了在現有的水上飛機母艦的基礎上,進行一種新式的以飛機為主要攻擊武器的新式軍艦的研製要求。
孫綱曾經和史司仔細的談過他的關於這種全新概念的軍艦的構想。史司明白了孫綱的想法之後。不由得震驚不已。
如果說以前執政大人的那個“三聯裝”主炮是靈機一動想出來的話。這個被稱為“航空母艦”的東西的形象是怎麼出現在執政大人的腦海裡的,當真是匪夷所思。
在珠江口海戰中,中國的轟炸飛艇曾經對來襲的俄國艦隊進行了炸彈攻擊,雖然沒有獲得成功,但開啟了空中對海面目標實行打擊作戰的先例,這次戰鬥的報告曾經引起了武備部長黃興的注意,在黃興的要求下。海軍曾專門在大連秘密組織了一次用飛艇對由俄國戰利艦組成的固定靶艦群進行轟炸的實驗,由飛艇攜帶炸彈和經過改裝的魚雷從空中對停泊中的靶艦進行攻擊,而實驗的結果令所有參加實驗的人都大吃一驚。
儘管擊中目標的炸彈和魚雷寥寥無幾,但凡是被擊中的靶艦無一例外都沉沒或傾覆了。
關於這一次秘密實驗的相關報告也送給了孫綱,更加堅定了孫明要研究這種“航空母艦”以及相關的作戰飛機的信心。
因為報告中稱:“不需要用魚雷。僅僅用炸彈就可以擊沉所有的軍艦。”
很快,作戰飛機和航空母艦的研製工作就開始了,而且被列為華夏共和國最高軍事機密的研究專案之一。
到目前為止,儘管這種新式軍艦還處於設計研究階段(作戰飛機和相關搭載兵器的研製工作進展則非常大),但史司已經敏銳的感覺到了。如果執政大人的設想真的能夠實現的話,將給全世界海軍的發展帶來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
史司收起了圖紙,從一個鎖著重要檔案的抽屜裡取出了一本性愣的小冊子,翻看了起來。那是孫綱寫的《論建立空軍部隊的重要性》,僅限於高階研究人員及軍方高層內部傳閱。
“一支獨立的空軍在建制上應該由轟炸機部隊和負責空戰的戰鬥機部隊組成;轟炸機部隊用來攻擊地面及水面目標,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