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降和英國武裝力量被迫退出歐洲大陸使得蘇聯在未來可能向中歐和西歐大陸進行的戰略進攻作戰中一下子少了兩個強勁的競爭對手,在斯大林看來,蘇聯紅軍只要解決了德軍這一個對手,不但可以完全從遭到中德夾擊的不利態勢當中解脫出來,還可以成為歐洲真正的霸主。
為了順利實現“大雷雨計劃”蘇聯紅軍秘密地組織了多次有針對性的大規模演習,並透過了關於紅軍在西線戰略展開的新的補充計劃。其中大量借鑑了歷次演習的結果。新的補充計劃除了指明蘇聯紅軍的主攻方向在西南方向外,還提出了作為備用方案,即把主力用於進攻東普魯士的集結。而現在最終選擇西南方向為主攻方向。在修改後的戰略展開計發中,著重指出“在西線的紅軍主力與進攻東普魯士的主力集結以及在華沙方向的主力的展開會引起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那就是在這一戰線的鬥爭將轉為持久戰。”而斯大林想要的是象德軍對波蘭和法國做的那樣的“閃擊戰”
但事實卻表明斯大林的“閃擊戰”想法不大可能實現,因為蘇聯西部的鐵路運輸能力比德國和波蘭等靠近蘇聯邊境的國家的能力要少兩倍到兩倍半。因此蘇聯紅軍的“大雷雨計發”的實現時間要比預想的長一些,因為蘇聯的許多兵團不得不從烏拉爾調遣過來。燃料供應不足、不會修理裝置和指揮通訊手段匿乏等種種問題仍然給蘇聯紅軍以不小的困擾,其實紅軍將領已經注意到了蘇聯紅軍坦克兵團和機械化兵團所特有的缺陷並積極的加以改進,但他們對戰時條件下部隊後勤保障中將出現的困難估計不足。尤其蘇聯紅軍的機關領導也包括總參謀長朱可夫在內急於實現最高領袖的意圖。沒有重視在蘇聯紅軍在演習當中就已經暴露出來的種種弱點和弊端,仍然繼續準備“先發制人”進攻德國。
鵬年鑰,蘇聯最高軍事委員會即向蘇聯紅軍各部隊下發了《關於近期政治宣傳工作的任務》的令:“戰爭的危險直逼我國邊境。每時每刻帝國主義國家都有可能向蘇聯發起進攻。我們應該做好準備。用自己的進攻軍事行動去制止敵人的進攻,,軍事行動的經驗告訴我們。防禦戰略在摩托化部隊佔優勢的情況下收效甚微,並且終將以失敗告終。所以,對付德國必須採取這種有強大的技術裝備支援的進攻戰略。”紅軍各兵種的整個練過程要牢牢貫穿“進攻精神,這條主線。”
在德軍忙於在西線同英美盟軍作戰和中國將注意力集中於太平洋之際。鴨年6月口日。蘇聯一萬多輛大小不一的坦克轟隆隆地開過幾千公里的邊境,向德佔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同日,蘇聯政府釋出公告,正式對德國宣戰。
蘇軍“西南方面軍”在朱可夫的親自率領下率先開始了進攻。蘇軍“西方面軍”和“西北方面軍”在庫茲涅佐夫和巴甫洛夫的率領下,也按照預定計戈展開了進攻,出乎蘇軍將領們意料的是,蘇軍遭遇的德軍兵力相對來說並不算多,而且德軍的坦克也比他們最初預料的要少得多。在進攻開始前的月鉀,蘇聯總參謀部的偵察機關還報告說,在蘇聯邊境上的德軍部署有口個坦克師和7個摩托化師,在那裡的德國師的總數應該超過奶咋”並且它們主要部署在東南方向。朱可夫原來以為。在他開始進攻前德軍在這一地區的兵力應該還要再增加些,那麼紅軍能夠消滅的哪怕沒有四個師。至少也應該有刃到的個師。實際上,在這一天德國總共只有彌個師。其中包括月舊日以後才調來的個坦克師。
希特勒和德**方高層對蘇聯可能向德國發動的進攻其實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對於蘇軍在興…二業境地區聚集數量驚人的部隊,而且蘇軍的兵力部兼然八過千靠近邊境線,明顯缺乏縱深,並不符合戰略防禦的縱深梯次配置的部署原則。蘇軍的兵力部署狀況已經表現出了強烈的攻擊性。雖然斯大林將心中的“大雷雨”隱藏得如此之深,以至於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