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
“要留心,賽德曼!”里希特霍芬對他的首席作戰參謀說道,“因為明天早上即使事情有了變化,恐怕也來不及通報了。”
就在侶點刃分的時候,德國空軍總司令赫爾曼戈林從波茨坦附近的韋爾德爾狩獵公園發來了一封秘密電報。
幾天來他們一直在焦急地等待著這道命令。如今,命令終於發來了。
電報中是這樣下達命令的:“8月出日4點刃分,實施“厄斯特馬克當時的德國東部邊境地區飛行。”這是一條暗語,意思是“用武力解決波蘭問題”
此時在通往格盧施納的國境公路上。站著第十集團軍司令沃爾特馮拉歇瑙將軍,一位炮兵上將和傳令官維特斯海姆少校。一支德軍機械化部隊快速從他們的身旁經過,向東方前進,這支部隊是在刃分鐘以前開始從這裡透過的。
“解決波蘭問題”是德國的既定國策之一,為此,德**方專門制定了對付波蘭的“白色方案”希特勒的要求是:“德國國防軍的任務是殲滅波蘭的武裝力量,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做好充分準備,力求達成進攻的突然性。”
對於何時解決波蘭,德國高層一直沒有確定,由於英國和法國覺察出了德國可能會發動戰爭的危險,宣佈對波蘭提供安全保證,希特勒感覺到戰爭有可能提前爆發,因此開始秘密的對德軍進行佈署,從6月份開始,德軍即分批開向東部邊界、波美拉尼亞、東普魯士和捷克斯洛伐克。為了掩人耳目,德軍的集結都以“夏季演習”和“戰術集”為藉口。到了8月下旬,德軍在東線已經集結了欽個師。
從純軍事角度講,這是一個極為冒險的佈署,因為此時德軍主力東調,在西線僅有。個不滿員的裝備較差的師。
新瓦爾特城位於德國第舊軍集結的的正中,埃裡希赫普納中將率領的這個軍,是第舊集團軍的先頭部隊。他所指揮的第、4兩個裝甲師,將於明天清晨4點刃分,在這裡突破數公里長的一段波蘭國境線。然後趁著波蘭軍隊驚;慌混亂之際,果斷地向縱深猛插。部署在該城南部的德軍將從盧布利尼茨的小碉堡群插過去,北部的德軍要插過維盧尼前面的要塞群。南部的德軍在透過琴斯托霍瓦工業區以後,要徑直向拉多姆斯科附近的瓦爾塔河渡口挺進。
德國陸軍總司令部的意圖是:搶在波蘭完成戰爭動員和集結軍隊之前。一路從西里西亞,另一路從波美拉尼東普魯士分進合擊,集中兵力殲滅部署在維斯瓦河一那素夫一線西側的波蘭軍隊。
所有這一切最關鍵的是,德軍大部隊能不能早日形成夾擊的態勢,能否及時阻止波蘭軍隊渡過維斯瓦河向內地撤退。如果能及時將波軍主力大規模包圍的話,就能在維斯瓦河以西同波軍進行決戰。
而實現這個計戈的第一個前提是,德國空軍要掌握制空權。
第二個前提是,德國空軍的轟炸機要能夠按照指揮部要求的那樣。隨時切斷敵後任意一個地方的公路和鐵路。第三個前提是,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刻投入空軍,並使其發揮作用。屆時,強擊機、俯衝轟炸機、驅逐機、戰鬥機將一齊上陣,對波軍實施強大的空中突襲,不給波軍以任何喘息之機,使其感到絕望,除投降以外別無他路。
德國人讓空軍起左右戰爭結局的決定性作用的做法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把空軍完全從陸軍獨立出來並集中投入戰爭,也可以創。
但對於德國空軍能夠肩負起這一重任,德國空軍在空戰中和在攻擊地面部隊及空襲敵後目標時以及前線上所到之處是否都能夠顯示出強大的威力,德國人其實並不是那麼有信心,一切都需要在“波蘭試驗場”上試驗過後才能夠知道。
拉歇瑙和里希特霍芬並肩站在門口,此刻是力點網過。一眼望不到頭的長長的車隊從兩人的身旁隆隆駛過。就在這時,參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