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五十六)突破

於冬季強暴風雪的來臨,使得隊在冰海雪原困難,因此在中國陸軍將領們的強烈要求下,一些工廠奉命日夜趕製這種雪地突擊車以便於陸軍用於雪地行軍作戰,到對海參崴的海面進攻作戰開始前,總共有數十輛這樣雪地突擊車入役中國陸軍,當然了,為了打造這些雪地突擊車,工人們不得不拆掉了幾十架偵察飛機和水上飛機的引擎,而這樣的舉動理所當然的引起了一些駕駛飛機的飛行員們的不滿

但對中國海陸軍的飛行員們來說,他們的不滿很快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則是興奮和激動。

由於寒冬暴風雪的來臨導致的惡劣天氣,大多數的飛機不能起飛,眾多戰技精熟的飛行員們整天飽食終日無所事事,這一次,卻在雪地上迎來了他們一顯身手的機會。

根據上邊的命令,新入役的雪地突擊車全都由海陸軍的飛行員們駕駛,而機槍手則由海軍陸戰師、內務部隊及島上陸軍的機槍組的重步兵來擔任。

為什麼要讓這些在冬天裡閒得蛋疼的飛行員來擔任雪地突擊車的駕駛員,是因為除了他們,目前整個中國陸軍裡也找不出這麼多具有如此高速“飆車”經驗的“車伕”。

而機槍手為什是“雜牌”的,就不得而知了。

戰鬥經驗豐富的陸軍少飛行員張小花則被任命為了這支雜牌軍的頭頭(副手是老搭擋風清逸。

為了鼓舞士張小花給自己這支臨時拼湊的雜牌軍取名為“飛騎兵”(一個營的編制,而後來因為“雪地飛騎”的累累戰功和神出鬼沒的作戰方式,西方媒體則稱這支部隊為“雪地幽靈”。

讓張小花始料未及的是,自己的只劃時代的部隊將促使多個國家在以後的戰爭中建立這一“特殊兵種”,自己也會因為這支部隊而青史留名。

而自己指揮的這支部隊來因為廣泛見諸於交戰雙方及觀戰諸國的報告、報刊、詩歌、小說、散文、演說中而舉世聞名,成為了“華俄戰爭”中最富傳奇色彩的部隊,甚至於在百年之後然有眾多的好事之徒將這支部隊昔年的傳奇故事改編成各種歌曲、電影、戲劇以及愛情肥皂劇,這些就更不是今天的張小花所能想到的了。

在過精心準備之後。在一個同樣天氣晴朗風和日麗非常利於進攻地日子裡隊在俄國人驚恐地目光之中。開始了從冰面上向防守海岸地俄軍發動了全面進攻。

先是中國海軍艦隊對俄軍防線地驚天動地地炮擊。接著隊在海島上地多個炮兵陣地也開始向俄軍開火數發炮彈彷彿狂飆一樣從天而降。落在了俄國人地陣地上。產生致人死命地爆炸國人地很多外圍防禦工事瞬間化為灰燼。一些地方被夷為平地。整個炮擊歷時近一小時。“俄國人被完全籠罩在了地獄之火當中種情形恐怕只有在《聖經》‘啟示錄’裡才看得到。”一位英國觀察員在觀看當天地戰鬥時這樣記述著。

而在中國炮兵地炮火掩護之下。早就蓄勢待發地中國步兵們開始向俄軍海岸防線發起攻擊。但讓俄國人感到吃驚地是隊沒有象俄國人和一些西方國家地軍隊經常做地那樣。立即發起步兵地叢集衝鋒。而是以另外一種方式展開了進攻。

“大約有五十多輛被中國人稱為‘雪地突擊車’地武裝自動雪車率先出現在了冰面上些被稱為‘飛騎兵’地中國士兵駕駛著它們風馳電掣般地向俄國人地陣地衝去。這些裝甲戰車飛快地透過了冰面遇到較大地障礙(冰凍地屍堆就繞開。遇到較小地障礙和溝渠就乾脆一掠而過國人目瞪口呆地看著他們向自己地陣地衝來。一些俄國人向他們開槍射擊是根本無法擊中目標。這些‘飛騎兵’們在衝到距離俄國人很近地地方才開始用戰車上地機槍開火。有地戰車甚至衝進了俄國人陣地地中央。上面地機槍手才開始向俄國人射擊。”英國觀察員記錄道。“由於距離很近。‘飛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