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司令位置就不用動了。仍然由葉祖圭擔任。

麻煩的其實是重組後的南洋艦隊司令由誰來擔任。

三位艦隊司令“候人”當中。璧光和林國祥是廣東人。劉步蟾是福建人。三人中程璧光年歲最小。擔任這樣的重要職務怕一些會不服。而以資歷和威望以及戰功。劉蟾都在林國祥程璧光之上。而且劉步蟾是公認的“黨”領袖。當年在清朝時就是取代丁昌擔任北洋水師提督呼聲最高的人。現在如果讓劉步蟾擔任南洋艦隊司令。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對比劉步蟾。林國祥擔任艦隊司令多年。在

隊裡面的威望也很高。戰功也不比劉步蟾差多少。步蟾擔任南洋艦隊司令的話。南洋艦隊原來的官兵未必會服。而如果讓林國祥擔任南洋艦隊司令的話。“閩黨”恐怕也會有意見。

孫綱把四洋艦隊司令招集在一起開會。和他們當面把這個艦隊改組的問題提了出來。想聽他們的意見。程光知道自恐怕是沒有希望參與這個“競爭”。因此明確表態他的才能不夠擔任如此的重要職務。宣佈退出。而是向綱表示擔任一個分艦隊的司令就可以了。

難題因此集中在了步蟾和林國的身上。

程璧光退出後。出意料的是。林國祥也宣佈退出。同意降格擔任分艦隊司令。

林國祥對孫綱說。自己“系巡洋艦管**身。未曾管帶大艦。自督師南洋以來。兢兢業。如履薄冰。如今海軍新艦益多。深恐不勝所職。有負國望。今海軍重組。願回戰艦歷練”。

林國祥雖然說拐彎抹角含糊其詞。但孫綱知道。他當年是鄧世昌的戰友。又是同鄉。知道當年大清海軍的派系之爭所來的危害。因此不願意捲入這些無謂競爭當中。而是寧可重新去當一位艦長。

孫綱在軍和官場混的日子也不短了。對他們的這些雲山霧罩的春秋說法早就習慣了。知有些話說出。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象林國祥說的。退出南洋艦隊司令的競爭未必全部是真心話。可他想嫌幹艦隊司…累。想重新回到戰艦上。應該說不是假話。

林國祥是中國海軍裡面少有的從馬海戰豐島海戰大東溝海戰一路打過來的悍將。“每戰必有斯人”。於一位飛將軍廣式的人物。艦隊司令的文牘生涯對他來說簡直是受罪。倒不如駕駛著戰艦和敵人在海上真刀真槍的打上一仗來實在。因此他說的那些話。後半截應該是真的。

對於林國祥謙讓。步蟾也客氣的推讓了一番。但孫綱看的出來。劉步蟾此時此刻。當大艦隊司令的願望分外的強烈。

在大清北洋水師成後不久。劉步蟾就一直想成為“亞洲第一艦隊”的提督。而當年李鴻章擔心北洋水師為清一色的閩人把持。因此才讓自己的同鄉丁汝昌擔任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本是陸將。剛一上任時確實有“外行領導內行”嫌疑。因劉步蟾對這位軍出身的海軍司令不怎麼買帳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後來隨著丁汝昌全力投身於北洋水師的建設當中。為海軍盡心服務多年。而且經過不斷的努力學習。對海軍事務從不懂到懂。最後成了連英國教習琅威理都佩服的“內行”。劉步蟾想當北師提督的願望。從此遙遙無期。

甲午戰後。清廷將劉步蟾調福建水師提督。其實一方面有分化北洋實力的企圖。另一方面也有平息“閩黨”領袖不滿的意思在裡面。

現在。華共和國龍旗海軍第二艦隊司令的位。對劉步蟾來說。是有著無法比擬的惑力的。

孫綱經過仔細考慮。又在政務院和李鴻章張之洞等人商量之後。公佈了海軍重組後人事方的安排。即中國海軍取消海峽艦隊和越洋艦隊的編制。重…組為“洋艦隊”和“洋艦隊”。北洋艦隊的司令為海軍中將葉祖圭。南洋隊的司令為海軍中將劉步蟾。

重組後的北洋艦隊轄一個戰列艦分隊(三艘戰列艦)六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