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伊斯蘭傳教士們無一例外的都對民眾宣稱他們和“偉大的真主”有著“特殊”的聯絡,他們有時還實施一些諸如治病(可見醫學的重要)、恢復婦女的生育能力(這個有點雷,要是真能讓不育婦女生孩子的話那孩子還只不準是誰的呢)以及“預言”某些事件的生等等的“神蹟”,以取得當地民眾的信任和崇敬(就象蘇鑫在海聞鵬的指導下在阿富汗做的那樣)。

他們當中的一些人一旦被當地民眾認為是“聖”的話,這些宗教領袖的權威就變得無可爭議了,而這些“聖”一旦去世的話,他的墓地就會變成一處“聖墓”,在未來會吸引著無數的伊斯蘭民眾前來朝拜,而他們的後人,也擁有了支配民眾的宗教和世俗權力。

孫綱一開始其實還對蘇鑫和海聞鵬能在阿富汗點起來那麼大的火有些不解,但在後來透過軍情總處的調查詳細瞭解了陝甘地區的情況之後,他才明白了蘇鑫和海聞鵬做的這些其實很早以前就已經有人做了。

現在王士珍提出來的以此為契機在陝甘兩省佈置軍事力量的計劃,可以說是非常有道理的。

“說的倒也不錯,可部隊從哪裡調呢?”孫綱問道,“北方軍力一直不足,現在還在加緊擴充,無力兼顧陝甘,總不能從南方調兵北上吧?而且外省客軍人生地不熟的,貿然前去也多有不便。”

“部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王士珍的臉上現出一絲微笑,說道,“我們不用調別省之兵前來,就在那裡就地組建好了。”

“你是說從那些回民當中招募兵員?”孫綱聽了後不由得一愣,說道,“你就不怕他們到時候造反調轉槍口打咱們?”

“分而治之,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王士珍說道,“回民屢有自治之請,可與陝甘交界處另設一行省,按我制,內陸行省當設兵一二師以為防衛,我們再置一行省之後,許以自治之權,收軍權歸中央,則回民必無怨言,如此,一省二師雄兵可得,我們再以法此為常例行於陝甘兩省,及於新疆,則西北諸省可定,異日如同俄人交兵,西北之軍亦足當之。”

“再設一個行省,你的意思是把寧夏府從甘肅分出來是吧?”孫綱聽了他的話,點了點頭,說道,“確實是一個好辦法。”

“這個計劃其實‘許以自治之權’才是最主要的,”黃興說道,“當地回漢矛盾短期內無法消除,新設定的寧夏省實行‘自治’的話,陝甘兩省之回民必大量遷入,這樣一來,回漢分地而治,就不易起釁,也就少了許多的麻煩。”

求票,求推薦。

收錄的所有作品均由熱心網友免費上傳分享!

(六百一十一)不一樣的錦州

待到國力大復,民生得以改善,民眾少了紛爭,回之舊怨即可漸漸消彌,回漢各族便可交融無間。黃興對孫綱說道,“如此一來,內釁不起,外人便沒有可乘之機,西北諸省方可大安。”

“為回民專設一省,倒也可行,不過,一旦他們‘自治’得過了頭,想要獨成一國,為之奈何?”孫綱問道,

他畢竟是從後世穿越來的,對於這些問題的關注度比這個時代的人要高許多。

“只要國富兵強,他們便不會生出脫離華夏之心,外族反而願意歸附我華夏,此番哈薩克諸部欲歸化我國、庫頁島之阿伊努族酋長現亦聯名上書欲永為我華夏之民就是明證。”王士珍笑著說道,“如果國家衰朽,軍力孱弱,就不光是寧夏省一地想要獨立的事了。”

孫綱看著自己的這位“龍目”,不由得微微一笑。

王士珍的話說到了他的心裡。

一個民族所擁有的一切,都必須以自己所在的國家真正的強大起來為基礎。

如果國家不夠強大的話,別說一個小小的寧夏省,就是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都不一定能夠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