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文君風見狀大驚失色,立刻組織艇員進行排水,可水越進越多,沒辦法,文君風情急之下,將潛艇停車,然後開啟了艇尾的魚雷發射管,所有艇員全部從魚雷發射管逃了出來,雖然沒有人員傷亡,可“海鯤”號在下水後不久,就成了中國海軍“沉沒”的第一艘潛艇。
看小說請到
(二百八十五)還是得把炮裝上
而中國海軍潛艇部隊的官兵,也首次“成功”地進行並完成了“水下逃生”的訓練。
等到“海鯤”號潛艇被打撈出水,重新進行檢修時,孫綱和工程技術人員們發現,可能是因為多次撞擊的關係,潛艇的艇首出現了裂痕,導致了大量進水,這種情況表明,潛艇不能象巡洋艦等大型水面艦艇一樣,對敵艦採取衝角撞擊戰術。
即使是巡洋艦,在用衝角撞中敵艦的同時,自己本身也會因為巨大的衝擊力而遭到損傷。
象在大東溝海戰中,“靖遠”效法“致遠”,將日艦“扶桑”攔腰撞沉,但劇烈衝撞之下,“靖遠”的艦首也破裂漏水,自身受損也十分嚴重。
當麗妮知道了水下撞擊試驗的結果後也很沮喪,她根本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情況。
這也不能怪她,因為在目前這個時代,全世界對潛艇的發明和改進還都處在“摸索階段”,設計製造出來的潛艇的樣子五花八門,方的長的扁的圓的都有,甚至還有帶輪子的(美國人萊克發明的“亞爾古”號潛艇),對比來講,法國美女設計師弄出來的這款潛艇要先進多了。
孫綱是個軍迷,雖然喜歡潛艇,但並不是潛艇專家,中國的技師們在這方面也沒有太多的經驗,弄出這樣的笑話,也算正常。對於水下撞擊會出現艇首破裂漏水這種情況,孫綱也是很感到意外的,當初他同意麗妮和喜歡衝角撞擊作戰的技師們的這個設想,其實也是因為小時候看過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對裡面描寫的“鸚鵡螺”號潛艇成功的實行過多次水下撞擊作戰“印象太深”的緣故。
現在既然試驗證明這個戰法根本不現實,那麼如何才能加強新式潛艇的自衛能力,又被重新提了出來
潛艇部隊地官兵們經過討論,一致認為,潛艇一旦魚雷用盡。將完全失去自衛能力,所以,潛艇在水面航行時,還是需要火炮作為自衛或者攻擊武器的。
對於這級新潛艇的尖弧形艇形,北洋艦隊的潛艇兵們認為不必修改,因為尖銳的艇首在水面航行時非常“舒服”,讓潛艇能夠擁有很高的航速,這說明這種艇形的設計是非常成功的,只要不用再考慮用腦袋瓜子去撞敵船就行了。
這樣一來。新潛艇的問題其實就集中在如何佈置甲板炮上面來了。
由於這級潛艇地艇身放棄了原先的“半潛艦”式的水面艦艇艇形設計,是尖梭形的。如果裝上甲板炮地話,較圓滑的艇身非常不利於火炮的操作,一旦遇到風浪。炮手在上面都沒有法子站穩,就更別說開炮了。再說,這一級潛艇的噸位要比上一級“半潛艦”式潛艇小很多,如果加上大口徑甲板炮的話,開炮時會不會對潛艇造成什麼別地影響。都還不好說。
對潛艇來說,火炮的佈置方式其實也是很重要的。
難道說要把這級設計比較成功的潛艇整個推倒重來不成?
但辦法永遠是人想出來的,在重新設計“海鯤”級潛艇的水面作戰武器方面,孫綱這一回見識到了北洋船政局的工程設計人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這幫牛人給出的方案是,給新潛艇加裝口徑為75毫米地火炮用於自衛。||說的具體點,就是利用手頭現有的裝備,即將北洋艦隊好多艦艇上使用的75毫米克虜伯舢板炮裝到新潛艇的指揮塔部位。
德國克虜伯75毫米舢板炮,為岸艦兩用,可根據需要選擇使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