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北洋艦隊,艦型仍然有些複雜,好在火炮口徑已經漸趨統一,孫綱已經確定了中國自制的第三級戰列艦“龍昶”級戰列艦的主炮為305毫米,向海外訂購的同級戰列艦也要求一樣,包括在美國費城造船廠繼續建造的“龍江”號戰列艦的主炮也定為305毫米。目的就是為了將來可以統一編隊作戰。

而中國的軍工企業,將來在為這些鋼鐵戰艦製造炮彈時,也可以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現在地當務之急,應該是儘快的建立門類比較齊全的屬於中國自己的軍工體系。

當中國的軍工企業可以為自己的海陸軍生產武器彈藥而不用依賴於外國,並且可以自行生產維修比較精密複雜的大型武器時,那麼中國對外反侵略戰爭的勝利,就多了一層物質保證。

孫綱正在那裡仔細思考中國工業區規劃的細節,一位軍官向他報告,說海關稅務總司“司長”赫德先生前來拜訪。孫綱聽到後不由得暗自佩服愛妻馬的“料事如神”,只是不知道赫德來見他地目的。是不是也和她猜的一樣。

對於赫德,孫綱曾經在後世的好多歷史書上見過他的照片,應該是他五十歲以後的樣子,但現在見到了本人,發現比照片上顯得還要老一些,不由得有些奇怪,但想一想也就明白了過來,現在是1900年,赫德也已經六十五歲了。史載他七十三歲才告假離開中國,七十六歲病逝於英國,等於是在海關稅務司任上去世。他把持了中國海關長達四十八年,至死才卸任,可以說為中國的海關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孫綱見了他後顯得極是“親熱”。多少讓赫德感覺到有些意外,兩人隨後開始攀談起來,孫綱對赫德給中國海關做出的巨大貢獻以及當年為中國海軍的發展做出地“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雖然赫德讓他劈頭一頓“糖衣炮彈”砸得有些“暈”。但孫綱能看出來,這個精明的英國人卻並沒有“找不著北”的跡象。

兩個人互相“吹捧”了一番之後。赫德很自然的把話題轉到了中國海軍上面來。

“我在1854年就來到了中國,現在已經過去了四十六年。我親眼看到了這個古老的國家都發生了怎樣地變化,也親眼見證了中國海軍的發展,”赫德對孫綱說道,“就拿北洋海軍來說,由當初的兩艘巡洋艦超勇號和揚威號發展到了今天地規模,所取得地成就和戰績,是讓人不可想象的。”

赫德提到了中國當年在英國外購軍艦地事,立刻就引起了孫綱的警覺,他略一思索,很快就明白了赫德這番話地意思。

“當年赫德先生為我國的海軍發展也是出力不少,”孫綱不動聲色的笑著說道,“只是當時赫德先生分身乏術,不然的話,也許我國海軍的發展還能少走一些彎路。”

他這句話一語雙關,向赫德表明,他知道並瞭解當年中國在英國購艦時所發生的一切內情,赫德當年把倫道爾的“完善型巡洋艦”當做奇貨可居想要藉機把持中國海軍的事,當時的當事人李鴻章也許不知道,但孫綱從後世的史書當中,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中國後來轉而向德國購艦,赫德在裡面玩的“貓膩”,可以說起了不小的推動作用。

而中國甲午戰後想向英國購買戰列艦不成,向德國購買也讓英國人給攪了的事,據當時北洋軍情處的情報顯示,赫德在裡面也充當了讓人十分不快的角色。

現在,赫德來見他的目的,很可能還和購艦活動有關!

德國海軍大臣提爾皮茨回去後就給國內發了指示,要德國造船廠家向中國“競標”,孫綱經過仔細考慮,仍然選擇了當年給中國製造“定遠”和“鎮遠”的伏爾鏗造船廠給中國製造新的戰列艦,新艦的圖紙和資料要求北洋船政局已經發給了伏爾鏗造船廠,孫綱給這艘在德國訂造的中國第三級戰列艦定名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