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我現在已經認識到了,你就別窩囊我了。”孫綱讓他說得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不由得嘿嘿一笑。
他知道江穆齊這是在好意規勸自己,但他還是不明白江穆齊說這番話的意思和袁大頭當直隸按察使有什麼關係。
“朝廷當然不會把如此高地官位授給一個身有殘疾之人,”江穆齊又說道,“朝廷既然已經下達了任命,就只能有一個解釋,那就是袁氏根本就不是殘疾人。”
“你的意思是”孫綱看著他,好象明白了什麼。
袁世凱可能在戰爭中根本就沒受傷,或者說只是受了一點輕傷,而故意讓人誇大傳說成是“雙腿俱斷”的重傷!
他這麼做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保全自己!
他可能已經預感到了在朝鮮會發生一場惡戰,為了能讓自己離開戰火紛飛無比險惡的戰場保住性命,他乾脆演了這麼一個“節目”,“身負重傷,部下負之,力戰得脫”,不但堂而皇之的離開了朝鮮保全了自己,而且還賺到了戰功和聲名!
朝鮮當時已經落入日本人手中,誰還會頂著槍林彈雨去查他說的是真是假嗎?
真T***不是一般的高啊!
袁世凱這一手,比起來不戰而逃然後不得已服毒自殺的劉超佩戴宗騫等人來講,可以說高明得太多了。
“孝烏派人暗中打探過,袁氏腿部僅為彈片所劃傷,受創甚輕,”江穆齊說道,“因是坊間傳言,他後來又上書自陳,也沒有人說他什麼,榮相反而稱其為不可多得之員,皇上遂以有大功於朝鮮,力戰拒敵,雖敗亦榮嘉獎,後又經翁師傅和康南海等力薦,授以直隸按察使之職,皇太后特准假三月,讓其養苛,賞賚優渥,可謂榮極一時。”
“原來如此。”孫綱點了點頭,心下不由得暗生警惕。
這個袁大頭,看樣子果然不是個簡單人物啊。
“孝烏以為,袁氏此人志不在小,然觀其行事,殊不磊落,彷彿操、莽一類,”江穆齊對孫綱說道,“根本無法同大人相比,此人若為我們所用,亦需時時防之。”
“說的是,”孫綱說道,“這個人心機詭詐,城府極深,有些地方和榮相有的一拼,端的是個危險人物,我們應該嚴加提防才是。”
免費小說閱讀網
(二百三十四)和袁世凱做比較
“不過目前他還看不出來有什麼不利於我們的舉動,”江穆齊說道,“此人極善專營,聽人說他私下裡議論,對大人評價極高,常欲和大人一見,只是未得其便,現在戰事已息,我想他很快就會找機會來拜見大人了。”
“是嗎?”孫綱笑了笑,說道,“其實我也想見見他,看看傳說中的他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江穆齊聽了他的話,又是微微一愣,不明白北洋船政大臣為什麼要用“傳說”這兩個字。
江穆齊哪裡知道,在後世,袁世凱這個名字已經成為近代中國反動政治的同義語,頭上也“閃耀”著諸如“漢奸”(出賣維新派)、“竊國大盜”(竊取“辛亥革命”勝利果實)、“賣國賊”(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條”)之類的種種“光環”,每一部關於中國近代歷史的書都不能不提到他。
看孫綱好象對袁世凱很感興趣的樣子,江穆齊就順便給孫綱介紹了一下袁世凱的個人情況。
袁世凱,字慰亭,號容庵,1859年9月16日出生於河南項城王明口鎮袁寨,袁家世代官宦,袁世凱父祖不少都是顯貴,權重一方,象袁世凱的叔祖袁甲三官至漕運總督,他的叔父袁保慶官至江南鹽巡道,袁保恆官至戶部侍郎。
1876年(光緒二年)和187年(光緒五年),袁世凱兩次鄉試都未考中,乃棄文從武,188年5月到山東登州投奔淮軍統領吳長慶,1882年8月,朝鮮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