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任。
武毅軍的步隊營制是,每營設管帶1員,幫帶1員,營教習1員。營轄前、後、左、右4哨,每哨正副哨官各1員。哨轄3排,每排設排長1員,領3棚,每棚頭目1名,正兵12名。此外,營直屬部隊尚有鼓號長1名,鼓號手10名,巡兵長1名,巡兵20名;總計全營官長23員,士兵500人。另有文案、醫官、委員、書辦各2人,長夫18人,分配全營供差使或補充正勇。
武毅軍的炮隊營制員額與步營完全相同,亦為1營4哨。因每哨配備火炮口徑大小不一,因此每哨火炮數量亦隨之不同。象75毫米克虜伯炮每哨配備4門,每排配炮2門,另1排為護勇。每門炮正副車2輛,每車配馬6匹,炮目騎馬1匹,每炮兵勇24名。另炮營尚有鐵工、木工、拖炮車、輜重車、與騎用馬匹等。各營火炮口徑雖不一致,但其總員額不變。
武毅軍的馬隊營制是,除總統與各路統領皆有親軍馬隊1哨外,剩下的自編一路,由馬隊統領指揮,共5營。每營設管帶員,幫帶1員,分轄中、前、後、左、右五哨;每哨設正副哨官各1員,中哨管帶自統,另設副哨官2員,每哨馬勇50名,全營官兵262人,另有長夫50名分配全營供差使。
武毅軍的工程隊則由武毅軍總統直轄,計有橋樑隊、地壘隊、雷電隊、修械隊、測繪隊、電報隊等,總計官兵400餘名,長夫數目不定。
免費小說閱讀網
(三百九十二)軍事教育的思考
脫胎於湘淮練軍的武毅軍現在名義上還是採用步炮混編,但已經與湘淮軍已經有很大的不同。武毅軍將步兵和炮兵從營一級單位中分開,然後再在“路”(相當於團或旅)中混編。這與一戰時期歐洲各軍事強國的步兵和炮兵的編制極為相似。以德**法操練的武毅軍的步兵和炮兵在“路”級進行混編的編制方案比其實比後世史書記載的袁世凱的新建陸軍的步兵炮兵單獨成團的方案要先進得多。
孫綱的另一個發現就是,從武毅軍馬隊的編制上看。武毅軍的騎兵除了單獨編成一路外,還編成總統及各路統領親軍馬隊各一哨,這樣使得武毅軍“路”一級作戰單位就擁有了快速偵查和反應的能力。在機槍大量配備之前,騎兵的攻擊能力還是遠在步兵之上的(這一點孫綱從這次“己亥抗俄戰爭”已經深刻意識到了)。若是從人數上看,這就相當於武毅軍各路增編了一個步兵營。
而從武毅軍每個營的人數上看,武毅軍705人的步兵營雖然僅相當於當時德軍的三分之二個營,但和當時的第二大陸軍強國法國陸軍的編制不相上下,所差的是火力上少兩挺重機槍。在東方國家的陸軍中,武毅軍的編制方案相對於俄國和日本是比較完善的。
而且,孫綱也已經知道了,中國陸軍編制的名稱和後世以及海軍都不相同,這時候不叫“師”、“旅”、“團”、“營”、“連”、“排”、“班”,而是叫“鎮”、“協”、“標”、“營”、“隊”、“排”和“棚”!
清朝弄的這個名稱真TNND彆扭死了,這回一定得改過來!
而武毅軍的裝備和中國其它地方的陸軍相比,也是比較先進的。
武毅軍配備的槍械主要是德國1888式毛瑟步槍和奧地利曼利夏步槍及馬槍,裝備的火炮則是德國的克虜伯大炮(16門75毫米炮,32門60毫米炮,36門37毫米快炮)和格魯森炮(32門57毫米格魯森野炮),武毅軍裝備的機槍為賽電槍(馬克沁機槍),不過武毅軍將士們對這種威力極大的武器認識不足。和中國好多地方軍隊一樣,武毅軍也把馬克沁機槍算在炮裡面。
後來因為1900年發生地“庚子國變”,武毅軍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元氣大傷,最高指揮官聶士成也在天津八里臺的戰鬥中壯烈犧牲。結果導致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