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分析外,再加上一條重要地“建議”,皇帝能不能採納都不要緊,關鍵他是想利用這條“建議”,看看訊息到底是怎麼洩漏出去的,然後好順藤摸瓜,把日本人地情報網挖出來。
他的這條建議是,聯英制德及制俄,以重利引誘勸說英國放棄支援日本,轉而支援中國,對抗德國和俄國。
乍一聽起來象是天方夜譚,但他愣是用一支生花妙筆,把這個計劃的“好處”說得活靈活現,讓別人看了不由得不信。
而且,這個計劃其實也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
到了十九世紀末,世界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面對已經崛起的新興資本主義強國德國和傳統敵人法國和俄國的挑戰,大英帝國的龐大殖民體系已經越來越難以支撐,再多的“君權”也不能給日不落帝國帶來足夠的安全感,為了維護英國在亞洲的利益,同時又擔心中國的復興對英國構成潛在的威脅,所以英國才選擇了支援日本來牽制中國和俄國,現在的形勢表明日本已經不可能有機會戰勝中國了,甚至可能把英國拉上日本的戰車,讓英國陷入戰爭的危險,如果英國加入了戰團,法國和俄國為了自身的利益,不能眼看著英國在亞洲獨大,一定會倒向中國,德國本來就有著同英國爭霸的野心,說不定也會倒向中國,使英國同時面臨數個強國的挑戰,這種情況應該是大英帝國最不願意看到的,相反,如果英國選擇放棄日本支援中國,利用中國對抗俄國和德國(俄國利用第二次鴉片戰爭割走中國大片領土,現在德國又強佔青島,都使中國人對這兩個國家產生了強烈的敵對情緒),局面可能就是另一個樣子了。“英現有鉅艦兩艘在倭觀戰,倭欲引我襲英,使彼鉅艦為己而戰,為解困之計,我何不將計就計,言我與英合兵滅日逐德,以收青島,允事後以展拓香港地界為餌,英意稍動,倭聞之必沮,則事畢矣,然此為走鋼絲之計,頗為兇險,現為皇上言之以為參考,可與不可,請皇上與樞臣慎議。”他沒把話說死,幹不幹皇帝和朝中大佬們自已看著辦吧。
“以夷制夷”這一套,他現在也是頗得李鴻章的“真傳”了。
不管皇帝同不同意,日本間諜只要知道了中國最高層有這個企圖,一定會採取行動,現在這個“建議”除了他自己,連愛妻都不知道,皇帝看後一定會找人商量,不會立刻給他批覆,日本間諜為了自己本國的利益,得到訊息後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把訊息透露給德國人,他已經安排下去了,對駐青島德軍和德國公使館嚴密監視,甚至包括皇帝從都察院接到奏摺到看完內容以及廷議時的細節他都安排上人做了佈置,現在,就等著日本人的行動了。
記得後世的太平洋戰爭中,中途島戰役前夕,美國情報人員為了確定日本海軍的主攻目標是否是中途島,特意發了一條中途島缺水的假情報讓日本人知道,結果日本海軍在密電裡報告說目標xxx可能缺水,著了美國人的道兒,被美國海軍在中途島附近以逸待勞,打得大敗虧輸,就此萬劫不復。
孫綱這回的這個“創意”,很大程度上也來自於中途島海戰的“靈感”。
可是他沒有想到,摺子遞出去的當天,日本人就開始行動了。
“廷寄那裡有被日本人收買的人,已經監視起來了。”陳志堅派人向他報告道,“他們在路上偷偷啟封,快速抄錄後再原樣封好,一點也看不出來,陳大人都懷疑是不是朝中大臣所有的摺子日本人全都知道內容。”
“電報局也有奸細,轉發密電時偷偷抄錄,然後傳出去破譯。”這是愛妻派人告訴他的。
“宮內太監宮女亦有為倭人收買者,且有一人為珍貴妃侍婢,皇上一舉一動,皆在掌握之中,皇太后處亦如此,事涉宮闈,不敢擅專,久恐生變,望大人早作決斷。”幾天後北洋軍情處“駐京辦”飛鴿傳書傳來的訊息更是讓孫綱驚出了一身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