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商民前往為西洋人佔據的呂宋等地,嚴防漢人聚集,與西洋人結合顛覆滿清政權。(“設禁之意,特恐吾民作奸勾夷,以窺中土”),以致於有後來的“閉關鎖國”,也就不奇怪了。馬克思也曾經說過:“推動這個王朝(清朝)實行這種政策(閉關鎖國)的更主要原因是它害怕外國人會支援很多的中國人在十七世紀的大約前半個世紀裡即在中國被韃靼人(指滿人)征服以後所懷抱的不滿情緒。由於這種原因,外國人才被禁止同中國人有任何來往。”出於對於漢人的威懾和警惕,滿清王朝限制火器的引入和發展,漠視西方科學技術,失去大好時機,在統一全國的戰爭結束後,清朝統治者禁止漢人擁有火器,以防止漢人利用火器作亂。其實,滿清統治者的防漢,制漢心理才是當時剛剛開始的“西學東漸”衰落的主要原因,也是後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中國不能得到長足發展的根本原因。
是文學愛好者的家園,為大家提供各類全本小說免費。
(一百零三)公費出國
作為一個落後的少數民族,滿清統治者心中始終存在著對漢人的猜疑和防範,隨著“西學東漸”的潮水不斷上漲,他們心中的畏忌也不斷加深。把中國和世界隔絕開來,防止漢人和海外勾結危及統治,也就成了清朝統治者的國策。
這種國策不但阻礙了中國前進的腳步,而且造成了國家和民族在政治上的分裂,讓廣大百姓對滿族統治者建立的國家沒有認同感,當然也談不上熱愛了。
如今,鴉片戰爭中英國人的堅船利炮敲開了中國的大門;圓明園的沖天烈焰和太平天國的起義烽火讓天朝上國的統治者們從迷夢中醒來,可一旦覺得危險稍稍過去,防漢的心理便又死灰復燃!
想到有一天,自己也可能和丁汝昌面臨同樣的事情,孫綱的心裡一陣陣地發冷。
在愛妻溫柔的目光中,他已經暗暗下了決心。
如果可能,把握住機會,還是利用蝴蝶效應,讓中國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王朝,在自己手中終結!
1896年2月6日,這一天,朝廷正式以諭旨的形式公佈了對丁汝昌和榮祿的任命,在孫綱和林泰曾的建議下,李鴻章奏請朝廷批准,由丁汝昌率“飛霆”“飛鷹”兩艘驅逐艦赴臺灣就任臺灣巡撫,督辦全臺軍務,“以兩艦駐臺,為琉球應援,牽制日本”,朝廷正愁北洋艦隊船多勢眾,很痛快的就同意了。
而榮祿理所應當的上任了。
但劉銘傳卻遲遲未到。
朝鮮那邊,袁世凱按照李鴻章的吩咐,通知了朝鮮政府應該如何處理,朝鮮政府“心領神會”,和日本人簽訂了一個什麼“韓日貿易協定”,詳細規定了朝鮮和日本貿易的商品種類,數量和價格,雙方互相賠償損失,朝鮮賠償日本白銀十萬兩,日本賠償朝鮮16萬日元(都差不多),這個事情就算了結了。
但是北洋軍情處帶來的關於日本艦隊的訊息卻讓他十分不安。
日本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又增加了大小五艘巡洋艦,六艘驅逐艦(三艘為自制),大型魚雷艇八艘,由於日本在國內實行嚴格的新聞檢查,關於這些戰艦的艦名和具體資料都沒有查到,雖然北洋軍情處已經在日本安插了不少人手(日本人稱為“清探”,和管俄國間諜叫“露探”是一個意思),但情報工作一直開展得很是緩慢,前一陣子還讓日本人抓起來遣送回國了好幾個(日本人怕給中國造成派“定遠”“鎮遠”來日本“觀光”的藉口,沒敢為難他們),讓負責情報工作的陳志堅很是惱火,但有些事急也沒有用,只能慢慢找機會下手了。
中國的“007”們的未來,任重而道遠呀。
他還在考慮要不要去天津去見見榮祿,朝廷的旨意又下來了,任命李鴻章為“欽命頭等大臣”,赴俄國祝賀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