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曹操之言。

高臺之上,除劉備與曹操外,眾諸侯也皆是心中別有他想,帶著臉色也是微微有變,不過也就一瞬,便紛紛恢復正常。

至於眾諸侯面色有變,這一部分人心中自然是擔心自己的兵馬在所謂的盟主帶領下,是否能成功的掃平亂臣董卓,營救陛下。

相反,另外一少部分人,則是覬覦盟主之位。

而眾諸侯心中也有各自的想法……。

對於成為盟主,那就是相當於統領十八路聯軍二十多萬的大軍兵馬。

而地位也就要高出許多。

而在場之中,袁紹與袁術身為四室三公之後,家族及其背後的勢力顯然是有力的競爭者。

再者就是劉備與公孫瓚,兩位皆是戰爭平叛者,一身功績更是驚人之舉。

不過若是比出身、勢力地位,與之朝廷之上的汝南袁氏相比,就要稍遜許多。

就比如說劉備,若不是靈帝賞識,皇室宗親,怕不是一方太守,豈會有所王爵之封,而且封號也是劣跡王號‘幽’!

汝南袁術的內心就看不起劉備,但表面稱呼上,還是要的。

至於公孫瓚,在家族之中,曾是庶子,不是自身實力卓絕,也不會有所功職。

而最後兩人就劉岱與曹操了。

一位是漢室宗親,一位曹氏後人。

家族也是在漢朝之中,地位之高。

而不久前刺董賊事件,也是讓曹操之名在各州有所耳聞。

將眾人表情看在眼中的曹操,見無人言語,於是笑了笑說道:“不知諸位以為誰來做聯軍盟主,最為合適”?

“額……”。

聞言,諸侯們也是面面相覷,相互搖頭晃腦,隨後更是流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咳咳……”。忽然幾聲乾咳,劉岱率先說道:“諸位,盟主之位,吾以為幷州幽王可有所擔任,畢竟平內亂外族,功績卓越,世人可知”。

聞此言,眾人也是看向不語的劉備。

有些意外的,劉備對於盟主之位,並不覬覦,相反還想避之不及,於是朝眾人拱手,笑道:“多謝公山兄抬舉,可奈何本王並無意於盟主之想,所以還請諸位另請賢才”。

聞劉備之言,曹操等一眾諸侯也是內心有所驚訝。

畢竟成為盟主,就可號令三軍,成名義上的三軍之主。

可劉備卻拒絕的十分果斷。

而成為盟主,號令三軍,劉備卻並未如此想,成為盟主責任不僅壓力山大,被後面董卓記恨的也就越狠。

所以這燙手的山芋,誰愛拿誰拿,只要不甩鍋給他。

後面又有人推崇曹操為盟主,但卻被曹操回絕稱之未有盟主之想。

並且表示此次除董之盟主,需一位能力強大的人來擔任。

而這也就剩下了袁紹與袁術這兩位其中選出一位,為聯軍盟主。

“唉~,那還真是可惜”。抱拳朝劉備說完後,劉岱目光重新看向眾人道:“既然玄德兄無意盟主之位,嗯……那吾以為本初兄可再擔此重任,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聞言,孔由抱拳道:“公山兄,可在下以為汝南太守能擔此任”。

聽到這兒,眾諸侯皆是看了看淡定不語的袁紹,隨後才是嘴角微翹的袁術。

默默的點點頭,各自心中也是有了主意。

“諸位,這盟主之位,公節以為還是本初兄可擔此任”。

“壽成附議”。

“文臺亦附議”!

“伯珪亦附議”!

隨著一個個諸侯紛紛倒向袁紹。

這曹操與劉備,亦是選擇以多數為準。

並一致尊袁紹、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