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馬騰的怒火,馬、韓首次會面,大戰一觸即發”!(第3/4頁)
章節報錯
不一會兒的功夫,馬騰與韓遂也是首次相見,這一眼,二人竟然有些似曾相識的錯覺。
馬騰見對面的為首之人,胯下一匹紅色戰馬,身材壯碩高有七尺有餘,身披一襲褐紅色的戰甲,頷下留有短鬚,雙目炯炯有神,氣勢也是十足。
韓遂則是看著對面為首之人,心中感嘆,此人身高馬大,足有八尺之餘,相貌雄異,不怒自威,且氣勢絲毫不輸於自己,且一身褐色戰甲披掛在身,後掛有黑袍,其腰間配有長刀,可謂是將西涼人不畏生死的形象,展現的淋漓盡致。
【馬騰是混血兒,至於為何?馬騰的父親是漢人,母親則是胡人,所以身高馬大,雄壯無比,年輕時也是俊朗之才(十多歲時)。至於在下來到壯年,馬騰的五官也是在常年征戰中磨練出了另外一種不同的氣質。】
韓遂笑著拱手作揖:“莫非閣下便是涼州牧”?
回禮,馬騰微眯雙眸:“正是本州牧!不過韓將軍此次舉兵數萬自北而至涼州,是.....寓意何為”?
收回雙手,韓遂嘆道:“唉~!本將軍在外四處逃亡,想著在異族之地苟延殘喘,寥寥餘生,可不久前聽聞,漢地各地諸侯擁兵而起.......涼州牧在下之言你也應該明白,對否”?
韓遂也是未將話挑明,但最後一句問話。是傻子都知道韓遂想趁此機會,奪得一塊漢地為根據之所。
皺眉思索片刻後,馬騰也是突然喝道:“韓遂匹夫!好一個苟延殘喘!你韓遂來本州牧的地盤,難道還有禮不成”!
聞言,韓遂也是當即翻臉:“馬騰小兒,此涼州之地何其之大,為何就不肯讓出一些於我”?
“讓”?馬騰算是樂了:“韓遂匹夫,我馬騰為涼州牧!又豈有讓地之說?此外你不聲不響就進軍至張掖郡,若不是有人提早相告於本州牧,這恐不知涼州要有多少地域,且被你叛軍掌控”!
“另外,今日本州牧親自領兵而來,要麼韓遂匹夫你就乖乖的舉兵撤離張掖之地!要麼就將命留下,本州牧答應你,不會給你全屍的機會”!
“哈哈哈”!聞此言,韓遂大笑起來:“馬騰小兒,想要我韓遂退兵,君可是在說笑矣”?
“哼”!待冷哼一聲後,馬騰也是不想多言:“韓遂匹夫,且看本州牧如何破其爾上萬軍!偷襲可謂小人之舉也”!說馬騰縱馬轉身,不再看黑臉的韓遂。
“哼”!李堪冷哼一聲後,隨馬騰縱馬回陣。
“馬騰小兒,想取西,有種你且敗軍於我!否則就甭想讓涼州安寧”!韓遂將心中的憤怒,咆哮而出後,也是同滿面怒色的梁興縱馬回陣。
雙方騎兵的大戰......。
也是一觸即發............。
未完待續。
【楊秋(生卒年不詳),安定郡臨涇縣(今甘肅省鎮原縣)人,漢末三國時期魏國將領。】
【建安十六年,同韓遂、馬超聯合,起兵反抗曹操。參加潼關之戰,兵敗於渭南,投降丞相曹操,成為魏國名將。 】
【魏文帝曹丕稱帝后,出任冠軍將軍、畤鄉侯。參與征討鄭甘、盧水、平定關中,官至討寇將軍,冊封臨涇侯,後以壽終。】
【事蹟: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遣鍾繇、夏侯淵率領軍隊出長安,試圖經過楊秋等涼州軍閥的領地進攻漢中張魯,楊秋等關西軍閥懷疑曹操要攻打吞併涼州。 楊秋聯合馬超、韓遂等共十部勢力,共計約十萬人馬,起兵反抗曹操。一路高凱,直逼至潼關。 】
【七月,曹操率領大軍親自西征,與聯軍夾關對峙。】
【派遣徐晃、朱靈等夜渡蒲阪津,佔據河西設立營寨,自己從潼關北渡,雖然遭遇馬超截擊,曹操差點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