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拼過百記的傅,宋二人終於分開身形,雙雙後撤,立住身形。

戰局彷彿回到了原點,二人站立位置如初,重成對峙之局。

傅採林撫須讚道:“宋兄這一刀精妙絕倫,刀中寓劍,實在叫人難以相信。”

宋缺大笑道:“這是從小澤的‘刀中悟劍’而來,宋某加入了自己的靈感。”

臺下眾人只覺眼前的宋缺實在不可思議。

宋缺成名江湖四十多年,其人孤高冷傲,對刀的堅持早非常人可以想像。這類人,對其他武器都是不屑的。但宋缺竟然淡然承認這一寓劍於刀的招式,說明他心態的變化與進步。

宋缺復又道:“採林兄這一劍亦是玄奇萬分,入自然而不滯於自然,融萬物而不依於萬物,同樣讓人驚喜非常。”

傅採林長笑一聲:“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道不遠人,法無定法。誠者,自成也。道者,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

略一停頓,傅採林又道:“然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吾之道也。”

宋缺點頭讚道:“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二人對視一眼,仰天長笑。

()免費TXT小說下載

知識層面不高的許多圍觀者已經聽得雲裡霧裡了。

其他眾人如李世民,宇文士及這等才學不低之輩已在皺眉思索了。連沈落雁都開始了冥思。

長笑過後,宋缺豪情再起:“宋某得今日一戰,死亦足矣!”

傅採林點頭:“傅採林深有同感,宋兄再請。”

元越澤眼神一動不動的凝視著場中的兩大宗師,欣喜道:“岳父與大師的刀劍精義將會給後人帶來無數啟發。似是而非,未免乎累,只有在千變萬化中求其恆常不變,不滯於物,得後而忘,方能達至化境!”

場中兩人剛剛的表現與對話,皆與元越澤有著拋不開的關係。

宋缺的刀,傅採林的劍,對元越澤的武道提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樣的,元越澤自己的‘道’亦影響了宋缺與傅採林。

宋缺最終放下執著,可以將放在‘刀’上的心無限擴大,擴大至以客觀之眼去看待天下所有武學。這正是他最終突破自己的極限,更上一層樓的主要原因。

而傅採林的劍,卻是將自然之道與元越澤堅持的那套‘道’融合起來,再取進步。

世間永遠沒有哪一門學說或思想是完美無暇的。元越澤的‘道’是他以中庸之道為基礎,加入自己的原則而成。在多次接觸中,對傅採林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無論哪個年代,一心堅持一種思想的人永遠都存在,但如此便落了下乘。

此時的宋缺與傅採林,不光武道修為,連他們的思想,都已經超越了時代的限制,這才是真正的大宗師。

元越澤首次對場中二人生出了孺慕的情緒。

望這場中你來我望,每一個動作都包含著天地至理的二人,元越澤只覺自己也在場中,是宋缺,也是傅採林,以自己的身軀去感悟不屬於自己的思想,經驗。

早在元越澤感嘆宋缺與傅採林刀劍精義時,周圍許多人都被他的語言所吸引,望了過來。

讚賞地看了一眼,再想將目光轉向場中時,眾人幾乎神情都是一愕,目光再也離不開。

元越澤的身影已經開始淡化,就是坐在他身邊的宋師道都在強忍著想伸手去確認一下他到底在不在。元越澤的呼吸更是完全與天地同步,讓人覺得坐在那裡的只是個人影,根本不是真人。

這究竟是錯覺,還是真實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