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著搖頭,“我沒事。”

他只是自責,他教了這些孩子這麼久,竟然從未注意到孩子們的不對,如果,如果早發現一些,那個孩子就不會死。

周小妹,“哥,孩子們不會怪你。”

周小弟有些喪,“我知道。”

正是孩子們安慰他,他才更難過。

楊兮一直觀察小弟,小弟心裡難受,依舊堅持教課,這是好現象。

今日也有高興事,蘇靜青帶回來不少訂單,古代貓奴一點都不比現代差,很捨得為貓主子花銀錢。

周鈺又談了竹筐等單子,竹編作坊可以建立起來了。

地點選在上河村,周家當初蓋住房多蓋了一些,現在空著幾間房,只要添圍牆,就是單獨的院子。

楊兮將作坊的事交給了吳山,以前的吳山就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裡搬,日後主要負責竹編。

作坊並不大,一共才二十個師傅,六個手藝好的師傅,剩下十四個名額,從難民和當地百姓中各選七人。

剩下的事就不需要楊兮操心了,吳山會處理好,光貓架子的單子就夠作坊製作半個月。

上河村多了個竹編作坊,除了附近的村民,並沒有引起多少人關注,一個小小的作坊罷了。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縣裡的公告上,縣衙招收會製作漁船的工匠,還收漁船。

花縣也鬧出過同樣的動靜,縣裡沒說明,百姓也能猜到縣衙準備出海打魚,百姓關注報酬。

難民中工匠真不少,鍾謹很快招到了足夠的工匠,還收了幾艘能出海打魚的小船。

有花縣在前,一時間不管是向縣百姓還是難民,都安靜了下來。

鍾謹終於能稍微鬆一口氣,然後招工建作坊,建作坊的地址,蘇家大氣的捐了土地,蘇家主動的態度上看,蘇家已經被楊三拉上了船。

楊兮按照面積做了規劃,將日後擴建的地方留出來,縣裡按照圖紙建設就好。

時間在忙碌中過的飛快,這日學堂休沐,楊兮兩口子進縣城去看周霖,兩口子馬車到了村口,見到胡嬌和里正娘子。

楊兮示意馬車停下,“胡嬌昨日回來了?”

里正娘子拉著胡嬌的手,母女二人十分親暱,“這丫頭有些日子沒回上河村了,我拉她回來住一晚。”

楊兮也許久不見胡嬌了,自從胡嬌搬到陽鎮,她還是第一次見到胡嬌。

楊兮沒看到里正家的牛車,才想起來,昨日裡正家的牛車去送貨竹筐了,現在還沒回來,“上來,我送你們一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