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處理當下的處境。其江夏的黃祖,壽春的關羽,宛城的張遼,許昌的曹仁,這四面諸侯都對我汝南錘鍊三尺,而徐州自從為呂布所得之後,也是磨牙利齒,本公真的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大將紀靈起身言道:“主公,汝南三面環山,地勢險要,只要小心防守,不為人所趁,便是百萬大軍來攻,我紀靈也可為主公掃平一切。”
袁術聞言,笑道:“伏義,真乃勇將也。”
大將劉勳也道:“主公,如今張勳等將鎮守四方,雖有小戰,但敵手都是耐何不了我們,況且若他們對我等用兵過甚,難道就不怕別人從後襲擊嗎?到那時候,主公只需派偏師一支,反守為攻,說不定還有轉機。”
武人好戰,沒有一個將軍會被人希望說打不過別人,既然能當上將軍,骨子裡都是帶著傲氣的,紀靈,劉勳等人雖然名聲還比不上呂布,關羽那些人,但在用兵之道上卻也不可小視,所以袁術偏據汝南,也可安然至此。
只是謀士一幫人卻是想的長遠,也比這些武人看得透徹。
袁術也不是少智之人,先前那些讚許之言只不過是說給這些將軍們聽的,提高提高士氣,最為重要的還是要聽謀士們的意見,故而對陳宮問道:“公臺,你怎麼看?”
自從陳宮投靠袁術以來,也是受到了禮遇,不但常常詢問他的意見,而且與閻象,陳群這樣的老臣也是同等看待,因而陳宮也是心甘情願的為袁術出力,此時聞聽袁術發問,便就答道:“主公,偏守一方固然可以安然無恙,只是與內當地的經濟崩潰,與外軍中兵源大減,如長久下去,勢必不攻自破,這一點長文皆是知道。”
袁術手下謀士也是不少,但有三人卻是最為倚重,當下為陳宮,陳群,閻象。其中陳宮善謀略,長於出謀劃策,陳群善政治,長於與他方諸侯交涉,閻象善經濟,長於安民生財,如此三人可謂是袁術立身汝南十數年而不倒的最大根本。
“長文,公臺所言可是屬實?”
陳群起身言道:“主公,即便我軍不語他人交戰,只憑汝南一地,如何能夠承擔七萬大軍的開銷,加上四周皆是交惡,如此長久下去,境內的百姓即便不會反抗,也是不得不要流散各地,如此一來,無論是軍事上還是本地經濟上,將遭受無可附加的損傷。”
袁術身為名門望族,也不是不學無術之輩,自然能夠明白長期別困在一地的下場,那就是從內部開始崩潰,現在境內的百姓大多不願拋棄故鄉,所以只要不是太過沉重,也不會有什麼不好的欣慰,但是一旦這樣再過十年,百姓在汝南都吃不飽飯還要供養軍隊,你說讓百姓如何活下去,所以袁術聽了之後更加的擔憂,而先前還在叫囔的武將們也不得不開始考慮這個問題。
陳群再道:“主公,須得早作安排,不然的話,汝南危矣。”
袁術知道求爺爺沒有辦法,好在陳宮在身邊,便就問道:“公臺,你可有什麼好的法子?”
陳宮沉思之後言道:“主公,在下倒是有一計,只是回折損主公與諸位將軍的一些顏面,因而不知當講不當講。”
“此時此刻,這顏面又有何用,快快說來。”想起當日自己被曹操與張遼乃至後來的黃祖趁火打劫,袁術這臉面啊早就丟光了,現在對他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開啟一個局面,不能讓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了。
陳宮言道:“主公,如今劉表,張遼,關羽,曹操四家之間已經連成同盟,除了曹操態度尚自不夠清晰,其餘三家可都是要與呂布為敵,而這當中主公的汝南正好處在三家中心地帶,也難怪劉表他們要對主公用兵,但他們最終的計劃還是要對付那日益強大的呂布,所以主公可書信一封,請呂布派兵前來援助主公,轉危為安。”
“這如何行的”,大將紀靈道:“主公,軍師,我等身為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