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的咽口水的,自然就有許多人對流水大席是隻聽說過,卻沒見識過的。

這下一見,乖乖隆滴咚,不得了呀,這哪是其他地方的流水席能比的?別地的流水,那是隻上一次的菜,上多少吃完就結束,這建安不的,吃完一樣又上一樣,一直到了傍晚,每一家的案桌上早上有幾盤菜,到這時候還是有幾盤菜,不過數量是同了,但菜卻是變了,一天下來,同一家的菜是絕對不帶重樣的。

一打聽,原來是慶祝建安侯回建安了,所以搞得比一年一度的流水還隆重,要是每年的流水,最多也就是維持到午後就散了,今天可是維持了整整的一天!於是,個個在小心且樂滋滋的品著美食的同時,也不忘了建安民眾交代的話,小東家需要休息呢,莫要大聲喧譁。要是有誰突然吃到盡情處,大呼過癮的時候,就有旁人小心提醒,於是馬上一捂了嘴巴,四處張望一下,引起別人太多關注的,就趕快低了頭挪到遠處繼續戰鬥去,若沒引起太多關注的,則臉紅紅的,暗道一聲僥倖,然後繼續吃喝。

所有人裡,最高興的不是建安百姓,不是那些商賈走卒,也不是建州官員,而是前琉求國主,現在被賜名為李勤的安逸王!

本來李勤得知道琉求設縣而不是如他原來心裡揣摩的,其他外族內附按慣例都是至少設一州,因此琉求好歹應有個州的名義,但結果卻是設縣,又得知道今後將設夷州,就覺得自己虧了那麼一點點的,本來他還想著,琉求設州,託管在建州名下,自己在建州住也就名正言順的,所以在賀表裡才會要求說歸建州管,現在好麼,自己給自己圈了個套,自己然後一頭鑽了進去。

他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那是這時候的夷州也是叫琉求,並不是說重名的緣故,而是世人把琉求和夷州搞混了,以為是同一個地方,因此在王況見到李世民的嶼圖時,只有琉求沒有夷洲。而朝廷不知不等於那些靠海為生的人不知道,在海客的眼裡,夷洲是夷洲,琉求是琉求。只可惜,士大夫裡面不恥下問的人是鳳毛麟角,他們不細問,海客們一來是以為他們問琉求就是琉求,沒問到夷洲也就沒人說;二來呢,也存了朝廷既然不知道夷洲那就心照不宣的都不說,能有一方沒有管制的自由樂土,那行事要方便許多不是?所以這時候的夷洲就類似後世的免簽證免關稅免交易稅等等一切費用的一處自由區。

而閩縣呢,黃遠知也刁著呢,他是知道有夷洲的存在的,也將管轄權在名義上宣佈過,但是自己沒辦法管到,自然不想讓別人染指,那地方雖然收不到稅,但有地呀,能養活多少人?這可是個大好處,所以他也是瞞著不報。

所以,在李世民得知的訊息裡,有說琉求很大的,有說琉求只是彈丸之地的,有說夷洲原離中土千里的,有說只有二三百里的,有說夷洲是夷洲,琉求是琉求的,也有說夷洲就是琉求的,但詭異的竟然沒有人細心去考證這個問題,實在是沒人願意去,太偏了,是以李世民書房裡的輿圖上沒有夷洲只有琉求,沒確定的東西,當然不能亂來,他可是個皇帝,不能鬧出笑話。不過既然王況說有夷洲且地盤不小,他就選擇相信王況了。

而等到琉求國主上賀表的時候,自然就是將夷洲算到他自己頭上,他也精呢,到建安沒幾天就發現了這個漏洞,既然要請賞,當然挑自己有利的說,所以很是有信心琉求設州的,結果倒好,琉求設縣,夷洲以後設州,他只得了個琉求縣令,自然是覺得虧了,但也沒法,朝廷既然這麼分派,那就是已經知道了琉求和夷洲的差別了。

現在鬱悶的他,可是第一次有機會見識到以前只聽說過的流水大席,頓時是所有的煩惱全拋了,這時候別說琉求設縣,就是琉求設個道,給他個總管,他都不想回去了,大唐好呀,這還是遠離了長安萬里的建安呢,就如此的繁華,許多菜餚,那是見都沒見過的,聽也沒聽過,更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