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忙碌的冬天(第5/5頁)
章節報錯
想將璃瓦給掀翻了。整個大棚是面朝南的斜斜蓋著璃瓦,王況還另外開了兩個天窗,以防備萬一裡面溫度過高的時候開了通風透氣。可惜了,要是璃瓦多的話,就可以搞個雙層的,中間隔了一層的空氣做保溫用,那樣就不需要再在晚上蓋上草簾保溫了,能省不少事,這是王況在做好後才想起來的,不過也沒關係,也就這一年麻煩點,等到明天,自己這裡的璃窯好了後,再燒些來蓋上就是。
大棚蓋成了,放在房裡育種的菜還沒發芽,還得再等個幾天,王況也不再管理這裡的事情,李老二派來的基本都是種地的好手,王況只需要把大棚要注意的事項一一告訴他們就是了,而且王況自己本身對種地也不大懂,這個大棚,在他想來,第一年能有兩三成的成功率就已經很不錯了,自然那些人也是如此的心思,但這畢竟是陛下親自過問的事情,也由不得他們不小心,若是自己不按了宣德郎說的法子去做,誰知道宣德郎會不會把過錯都推自己頭上呢?因此,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但凡是他們有一點點那捏不準的事情,必定要問過王況後才敢去做,所以,這也是王況很放心的不去過問的原因。
這段時間裡,慎家已經陸續的送了不少的桂花來,金桔的成熟期還要晚些,必須等到金桔通體變紅了才能採摘。這也正好,王況正愁著人手不夠呢,現在只有陳丫兒帶了富來客棧的幾個家裡的,大概也只得七八人而已在做,要是兩個一起來,恐怕誰也吃不消,不說別的,光是要挑揀桂花就是個精細活,拿個鵝翎,米粒大小的桂花需要一個一個的挑,把那些蔫了的,變色的和花梗都挑了出去,速度快的人,一天也只能挑揀個三四斤,這還要眼力好,手要快。做桂花的流程陳丫兒都已經從王況這裡學了去了,基本和做金桔差不多,所以這個事情也不需要王況插手太多。
王況現在要忙的是和林明岑餘子商議怎麼修路的事情,本來按了林明的意思,直接派了鄉民們的徭役便是,但被王況否了,王況出了個主意,和黃良商量了下,把建州的所有商戶全召集了起來,把修路的事情一說,本來王況還以為必定是要招來一片反對聲的,但哪曾想,這些個商戶一聽說是宣德郎小東家挑的頭,個個很是踴躍,幾乎每家都捐了錢糧出來,但這是年關,很多人手頭上的錢糧都換了貨物,準備年前賺一把的,一時間拿不出來,卻也當場的立下了字據,等到年尾收了帳後一定送來。算了算,竟然募集到現錢有七萬多貫,加上欠條就超過了十萬貫了,還不包括米麵等其他物品。
第二天,整個建安到處都在談論著一件事,那就是冬閒時節,有勞動力的人家都可以去修路,不算徭役,有工錢可拿,還包中午和傍晚兩餐,一天十文,這可是大數目,十文錢,兩鬥米了,足夠一家人吃上幾天,這才是一天的工錢,還不包括自己吃的,若是算上去,那就是有兩鬥米還多,勞力一天吃一斤米那都是很平常,頓時報名者是踴躍萬分。不用幾天,就開始動工了。
王況又和黃良商議著是不是要收取外地客商的過路費,但幾人一商量,覺得還是不收,這你收過路費,其他地方不收,那誰還來你這裡?不過當黃良聽說皇帝給了王況一個放手去做的暗示,倒是給出了個主意,那就是參照小食公會的樣板另外成立個商會,所有商戶都入會,每年繳納的年費用來修路,一點一點的修,總歸是有修好的一天。目前的情況下,王況也沒有其他的更好辦法,只能先這麼做著。
可以說,這一年的冬天,對王況來說是個忙碌的冬天,整個冬天裡,他幾乎就沒怎麼閒下來過,也沒時間去到處亂逛了。開始的時候,還有人猜測小東家是不是當官了,擺架子起來了,但隨著一項項的政策出臺,大家都看到了王況的影子在裡面,頓時對王況是又敬又疼,擔心他累壞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