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右丞、同知樞密院的孫博,憑一句“郭京楊適劉無忌”的詩句就在近衛中訪得一位郭京,並委以軍事重任。郭京聲稱能施六甲法,只要用7777人就能將金兵擊退,生擒兩位主將。朝中對此深信不疑,封他為成忠郎,賞賜大批金泊,讓他招募兵士,郭京招兵只要八字元合六甲就可以。

同年閏十一月二十二日,金軍攻通津門、宣化門,宋軍出戰不利。郭京於二十五日出兵,他下令全部守軍下城,然後大開宣化門出戰,自己與張叔夜坐在城樓觀戰。出城宋軍受到金軍四面夾擊,死了大半,餘眾逃回,緊閉城門。郭京對張叔夜說:“我的自己下去做法”,但下城後就帶著殘兵向南逃跑。金兵登上空無一人的城牆,勢不可擋,儘管張叔夜等拼死抵抗,開封城於當天就被攻陷。

十一月二十五日,金軍先頭部隊到達開封外城。金國宗翰率領的西路與東路軍合圍開封,並於十一月攻佔開封外城。官家派弟弟康王趙構到金軍統帥宗望處去談判求和。

閏十一月初,金軍開始攻城。當時雨雪交加,形勢危急。為了鼓舞士氣,官家穿甲戴盔,親自登城巡視,還把御膳房為官家做的飯食賞給士卒們吃。又乘馬踏著雨水、爛泥,到宣化門慰勞軍隊。只可惜大勢已去,這些做法也沒起到多大作用。由於連著下雨飄雪,天氣嚴寒,加上士兵伙食很不好,衣服單薄,兩手凍僵,拿不住兵器,宋軍軍心渙散,三萬禁衛軍逃亡了一大半。

,!

而金軍在攻下開封外城後,宗翰和宗望並未急於要立即攻下內城,只是佔領外城四壁,不斷進行佯攻恫嚇,並假惺惺地宣佈議和退兵。官家信以為真,急忙派宰相何慄和齊王趙栩到金營求和。金營的宗翰、宗望對何慄說:“自古以來,有南就有北,兩者不可缺。只要答應割地,就可以議和,不過必須請道君皇帝親自前來商議。”

何慄以為自己議和有功,高高興興回去奏報官家。道君皇帝不去,官家不得已,無奈痛哭一場,只好以道君皇帝受驚過度、痼疾纏身為由,由自己代為前往。

閏十一月三十日黎明,官家率大臣多人前往金營,這恰恰中了金人的圈套。官家到金營後,金軍統帥卻不與他相見,只是派人索要降表。官家不敢違背,慌忙令人寫降表獻上。而金人卻不滿意,並命令須用四六對偶句寫降表。官家迫於無奈,說事已至此,其他就不必計較了。大臣孫覿反覆斟酌,改易四遍,方才令金人滿意。

降表大意不過就是向金俯首稱臣,乞求寬恕,極盡奴顏婢膝之態。呈上降表後,金人又提出要道君皇帝前來,官家苦苦懇求,金人方才不再堅持。接著,金人在齋宮裡向北設香案,令大宋君臣面北而拜,以盡臣禮,宣讀降表。

當時風雪交加,君臣受此凌辱,皆暗自垂淚。投降儀式進行完畢,金人心滿意足,便放眾人返回。官家自入金營,備感屈辱,於無奈之下做了金人臣子,回想起來,悲痛難抑,不知不覺間淚已溼巾,至南燻門,欽宗見到前來迎接的大臣和民眾,便嚎啕大哭。這是發自內心的感動,畢竟還有眾多臣民惦記自己的安危。行至宮前,他仍然哭泣不止,宮廷內外更是哭聲震天。

官家剛回朝廷,金人就來索要金一千萬錠,銀二千萬錠,帛一千萬匹,這簡直是漫天要價。當時開封孤城之中,搜刮已盡,根本無法湊齊,下令大括金銀。金人索要騾馬,開封府用重典獎勵揭發,方才搜得7000餘匹,京城馬匹為之一空,而官僚竟有徒步上朝者。

金人又索要少女一千五百人,官家不敢怠慢,甚至讓自己的妃嬪抵數,少女不甘受辱,死者甚眾。關於金銀布帛,官家深感府庫不足,遂令權貴、富室、商民出資犒軍。

即便如此,金銀仍不足數,負責搜刮金銀的梅執禮等四位大臣也因此被金人處死,其他被杖責的官員比比皆是,百姓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