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牆而立的,臺上擺著香爐花果等物,牆上則掛著一張圖,圖上卻只寫了一個大大的“道”字。

接引道人曾問鴻鈞老祖可願立教,鴻鈞回答說不會立教,但又提出了一個“玄門”的叫法,而太上老君當時則以“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作為解釋。如今玄都入門,太上老君便寫了一個“道”字,以表示向道之心。

太上老君走到臺前,取香祭拜。元始天尊、通天道人分別站在他兩旁,位置稍稍靠後,再後面則是玄都道人。這時東華等人也都紛紛起身,亦是對著這個“道”字行禮,以示尊敬。

隨後眾仙復位,而太上老君則走到玄都身前,在他的身旁,還有一位道童侍立。這道童手中捧著一個玉盤,上有三物,分別是一頂道冠、一件道袍,以及一柄拂塵。

接下來,便是受戒儀式了。

原本清雅的音樂,忽然曲調一轉,變得莊重了起來。

太上老君看著玄都,先道:“行無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動。”

玄都道人三頓首而拜道:“弟子謹記。”

太上老君又道:“行無名,行清靜,行諸善。”

玄都道人又拜道:“弟子謹記。”

太上老君再道:“行無慾,行知止足,行推讓。”

玄都道人則再拜道:“弟子謹記。”

三拜九叩之禮已完,太上老君上前一步,對玄都說道:“玄都,此道袍加身,你就正式入了我門下。你既然名為玄都,那貧道便賜你法號,亦為玄都。望你明瞭其中深意。……玄都道人,請起身受衣。”

玄都道人起身後,便有兩個道童從旁邊走上前來。他們分別從太上老君手中接過了道冠與道袍,然後領玄都道人走進了偏殿之中,為其穿戴整齊。衣裝齊整之後,兩個童子又引玄都走入正殿之中,玄都依然復歸原位,而兩個童子則是退到了一旁。

老君所言之戒律,共分三等。行無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動,此上最三行。行無名,行清靜,行諸善,此中最三行。行無慾,行知止足,行推讓,此下最三行。

九行備者,神仙;六行備者,壽;三行備者,增年。

而若要修仙成道,必須九行皆備。只要任何一條不符,那就無法修行有成,連長生不老都是毫無指望,頂多學些術法神通,博一個人間富貴罷了。

故此後世道教,入門皆以此九行戒律為始,之後才有各門各派的清規。

而這九條戒律,也被稱為,《老君想爾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