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攻打遼國的時候,為了消減大部分契丹人的抵抗之心,餘人彥對契丹人的政策是極為寬容的。

打進長安之後,為了安撫契丹人,讓他們老實一點,乖乖從徵,更是不惜千金市馬骨,提拔了一批以耶律大石、耶律楚材為首的契丹籍官員。

此舉雖然在戰事中極大的儲存了己方的實力,可是相應的,也讓契丹籍官員在朝堂中佔了不小的比例。

如今大周朝堂大體分為三個山頭。

分別是跟著他起兵打江山的元從系。

契丹降官系。

當初遼國漢官反正後組成的關中本土系。

三個山頭中,元從繫有從龍之功,實力最強。

關中本土系作為地頭蛇,人數最多。

可要論實力最均衡,就要當屬契丹系莫屬。

論武力,軍中有帶兵的將領。

論文政,朝中有大臣執言。

論基本盤,有漠南王蕭峰為首的契丹餘部。

後宮裡,還有耶律燕可以做耳目,吹枕邊風。

可謂是德智體美勞五邊形全面發展,潛力無限。

如果耶律燕的肚子爭氣,能早一點懷上的龍子,說不得契丹系還會推這個孩子坐上太子之位。

日後新君靈前繼位,也算是變相拿回一半的江山。

契丹繫有做大之勢,本來餘人彥還有點擔憂。

但如今出了這件事,正好可以藉著這股東風,削弱契丹系的實力。

“耶律卿,朕知人皆有求生之意,你受命懸人手,做出些無奈之舉,這些朕都可以理解。

可是朝廷自有法度在,朕雖然理解你,可也不好多說些什麼迴護於你。

要不你仔細想想,這段時間可是得罪了什麼人,不然為何滿朝文武那麼多人,就偏偏挾持了你。

你效力於朕,難免會有心懷舊遼之人心中不忿,你仔細想想都有哪些可疑之人。

找到罪魁禍首,朕才好為你開脫。”

耶律大石聽到這話,沉默了許久。

先是注視著龍座上的餘人彥,然後低頭沉思,最後嘆息一聲,回頭望了眼已經通往外面,但卻被關上的殿門。

古話說聞賢歌而知雅意。

現在就是如此。

本以為必死,搞不好甚至要全家銷戶的耶律大石,一聽這話,立刻就知道自己八成是不用死了。

不過放過他的條件,就是要借他的口,掀起大獄,排除異己。

賊咬一口,入骨三分,再有皇權背書,很容易就能定成鐵案。

如果他同意這個交換條件,朝中的契丹同僚,怕是要死上一大批。

而且這件事最妙的地方,就是這些同僚都是耶律大石這個貨真價實的契丹人咬出來的。

不論餘人彥到時候是殺是剮,旁人都說不出什麼,更不能指責他翻臉不認人,一坐穩江山就要排除異己。

就在耶律大石思考是殺身成仁,還是苟且偷生的時候,餘人彥也沒閒著。

拿起桌上的毛筆,在紙上寫下一個又一個名字。

餘人彥寫完慢慢一張紙,耶律大石終於也已經有了決斷。

“啟稟皇上,臣方才思索良久,終於想到幾個可疑之人,可能就是他們陷害於我,請皇上名查。”

“哦,想到可疑之人了,正好,朕也想到幾個可疑之人,你看看,是不是他們。”

沒人伺候,餘人彥只能走下龍座,把寫完的紙張遞給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接過紙張,看著上面幾乎寫滿了的名字,心裡咯噔一聲。

雖然早就猜到餘人彥要藉機排除異己,而且耶律大石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

可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