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第2/3頁)
章節報錯
靠著撒錢,餘人彥在各州府的整軍無往不利。
不但安撫住了軍心,也讓他餘大帥的影響力快速傳遍全軍,比自家老爹老帥的名號還要響的多。
餘人彥趁熱打鐵,下令裁撤之前包括鳳翔軍、秦鳳軍在內的所有番號編制,各部兵馬原地改編。
同時定下新軍制。
十人為一什,設十將一人。
五什為一隊,設隊率一人。
兩隊為一旅,設旅帥一人,直轄親卒兩人。
五旅為一營,設營指揮使一人,直轄親卒十人。
兩營為一都,設都將一人,直轄親卒三十人。
三都為一軍,設領軍一人,直轄親卒百人。
再往上,最大編制,三軍為一鎮,設統制總兵官一人,直轄親卒千人。
另外每鎮還有三旅軍法督,設督軍官一人,下轄三百軍法督兵。
以上各部,算上各部副手輔官,一鎮官佐加上正兵,差不多有一萬一千出頭。
精銳新軍編了三鎮,分別由完顏陳和尚、郭侃、司馬衛擔任統制總兵官。
除此以外,老弱之卒也編了兩鎮,分別由丁堅、施令威擔任統制總兵官。
士卒們人人發餉,各個拿地,歡喜的不行,不過軍官可就未必了。
畢竟誰被砸了飯碗都不會高興。
於是就有軍官私下串聯,想要鼓動士卒嘯亂,陰了餘人彥。
不過得了好處計程車卒不願意打,轉手就賣了昔日的上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餘人彥身邊的武力又強,轉眼就派兵鎮壓了鬧事的軍官,並下令只誅首惡,不問脅從。
餘人彥來往各地整軍的底氣,除了自身武功以外,就是其帶在身邊,用來平定叛亂的三百索倫重甲親兵。
當初丁堅去清國借兵,在韋小寶的勸說下,康熙同意了借兵的事,可正經八百的八旗大爺們誰都不願意來關中拼命。
康熙無奈,就只能找了一批八旗大爺們的窮親戚,剛從關外調過來,要去江淮前線圍剿紅巾軍的索倫蠻子。
這會兒吳三桂等三藩都還蹦噠著呢,索倫兵遠還沒有嶄露頭角,康熙自然不知道這些比八旗在赫圖阿拉時混得還慘的傢伙,打起仗來有多厲害。
康熙不知道,但架不住開了天眼的餘人彥知道啊。
立時就下令把這三百戰力拔群的索倫兵充入麾下親兵,由八旗出身的親兵官瓜爾佳應虎和索倫佐領共同統領,一應供給,皆按上等。
按照康熙臨行前對這支兵馬的交代,是讓他們和伊布阿等旗漢將領控制的兵馬合營,在餘人彥勢力中佔據更大的份額,以便為大清的利益發出更大的聲音。
可一來軍令難違,二來在餘人彥的金錢攻勢下,這些白山黑水走出來的索倫兵早就把康熙拋到腦後了。
吃誰的飯,服誰的管,這個道理各行業通用,是最基本的職業道德。
整軍改編的最後一站,岷州城外的一座軍營裡,隨著肥豬被宰前最後一聲哀嚎消散,營中渺渺炊煙升起,新鮮大肉下鍋。
從城裡僱來的廚師站在灶爐前,施展手藝,燜溜熬燉。
沒一會,香味就傳遍了軍營。
最中間的帳篷裡,餘人彥聽著外面嘈雜歡鬧的聲音,思緒胡亂飄動。
一時想起前世的家人朋友,一時想起燕三娘、周芷若、小龍女、阿紫、沐劍屏、夏青青等和他有瓜葛的女人。
今日除夕。
每逢佳節倍思親,對這句話,他還是第一次有這麼深的理解。
這個年,是他來這個世界之後過的第二個年。
之前過第一個年的時候,他還在趕路尋找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