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第2/2頁)
章節報錯
著豬頭找不到廟門。
康熙掌權不久,威望不足以壓服反對的大臣,沒辦法,只能另行選調兵馬。
正好豐臺大營裡有一支剛從關外調來的旗兵,雖然名義上是滿洲,但卻一點地位都沒有,正適合擔這個有可能丟命的苦差事。
這些人就是當初滿洲八旗還在關外時,從更北邊的深山老林子裡抓來的俘虜奴隸,索倫人。
拿到這一千兵,丁堅一天也沒敢多耽擱,當即就帶著這一千兵借道金國,一路上水路、快馬,什麼快用什麼,緊趕慢趕,終於返回關中。
好巧不巧,輾轉進入關中,回到鳳翔地界的時候,正好趕上蕭峰約定接受岐山兵馬投降的前夜。
丁堅和這一千兵都不知道岐山的守軍已經想要投降了,想著遼軍鬆懈,機會難得,便打算趁夜襲營。
不像滿洲八旗那麼墮落腐化的三百索倫兵,背上都揹著一張一米多長的大弓。
索倫兵在箭頭上綁上布料乾草,點燃之後,挽弓搭箭就是一輪齊射。
三輪齊射之後,索倫兵們舉著虎槍、刀盾,身披雙層重甲,在少數有馬的軍官的帶領下,作為鋒矢,帶著其餘七百兵馬殺進蕭峰的營地。
蕭峰麾下的兵馬以為明日就可以拿下岐山,自認大局已定,全軍上下一點防備都沒有,只等著明天一早,就去接受岐山縣的城防。
,!
鬆懈之下,遼軍甚至在營裡喝起了酒。
蕭峰雖然覺得陣前飲酒不太好,但一來他本就是好酒之人,饞蟲一勾起來,就壓不下去了。
二來,蕭峰有一個不適合戰場的缺點,那就是江湖氣太重,對行軍佈陣的經驗太少。
手下人一求,蕭峰抹不過面子,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預設了這件事。
不過蕭峰確實是一個很負責的統帥,給麾下的兵馬放了假,就自己頂上,親自帶著親兵巡視營地。
只可惜,戰場不是江湖。
以蕭峰的武功,在千軍萬馬之中,也足矣脫身自保,可三百全副武裝的索倫兵,和後面的七百披甲兵,蕭峰一個人根本抵抗不住攻勢,甚至壓根沒有拖延多少時間。
準備明天一早就出城投降的岐山守軍注意到城外的遼軍營地火光沖天,喊殺聲一片,先是一陣慌亂,拿不定主意。
直到丁堅派來和他們聯絡的漢軍八旗軍官來城下喊他們出城助戰,城中的八旗兵才搞清楚怎麼回事。
看到城下同樣留著辮子的自己人,城中的八旗兵終於下定決心,所有兵馬一起殺了出去,進攻遼軍。
遼軍沒有防備,不少人接戰時手裡只有兵器,連甲都沒披,根本不是索倫前鋒的對手,很快就被殺的出營潰逃。
而城中的守軍明白紙是包不住火的,就主動交代了要投降的事,只不過他們一口咬定是想詐降。
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餘人彥心中一陣竊喜,同時感概起遼國的運氣是真的差。
耶律仁先是輸在了運氣上,蕭峰也是輸在了運氣上。
:()綜武:青城餘人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