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四州時,已有不下兩萬人馬,都是青壯士卒。

其中的七千人馬是經過八旗兵訓練的佃戶,和郭侃他們訓練過計程車卒,戰力比起其他各部人馬戰力稍高,姑且算是敢戰,裝備也要好上許多。”

餘人彥點點頭,心中有個大概,隨即試探著把聯結西夏的想法說了出來。

一邊說,餘人彥一邊小心觀察著老爹的臉色。

以保證要是有什麼不對,可以第一時間跳出老爹的耳光範圍。

看著對投靠西夏異族毫不在乎,侃侃而談的兒子,餘滄海臉色越來越難看,深深後悔當初只顧著處理門派的事,懈怠了對餘人彥的教導。

餘滄海雖然不是好人,可對投靠異族,心裡還是有疙瘩的。

不是因為愛國,餘滄海可沒受過這種愛國教育,更沒受過趙宋的皇恩,之所以心裡不舒服,完全是因為心中的那點天朝上國的自傲情緒使然。

只是他也知道,餘人彥說的有道理。

如今這種情況,能救命的就是真神,忙著磕頭還來不及,誰還管他是什麼跟腳成的仙。

雖然心裡不願意,但在關中平原硬扛契丹騎兵,餘滄海實在是沒這個勇氣,因為那和找死沒什麼區別。

這段時間除了攻城打仗,餘滄海沒少看兵書,惡補行伍知識。

參謀幕僚之類的也是找了一堆,可非但沒找到對付契丹騎兵的辦法,反倒是越學越商量膽越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一想到契丹騎兵於平原上浩蕩殺來,就不寒而慄,難以鼓起戰心。

餘人彥嘆了口氣,“現在說什麼都是假的,最關鍵的還是要在第一次進攻中守住這一府四州的地盤,這樣才有和人談判的資本。

不然要是一次進攻就丟了地盤,那說什麼都是假的。

到時在各方眼裡,咱們父子就一點價值都沒有了。”

餘滄海應了一聲,也不知道是同意聯絡西夏的辦法,還是同意守住地盤才能有資格賣國當漢奸。

餘滄海道:“我等下就任命郭侃為成州刺史,完顏陳和尚為鳳州刺史,這兩人都是大將之資,有他們各統一州人馬,為父也能放心許多。”

餘人彥同意道:“這二人都是能征慣戰的上將良將,如果能放權給二人,就算最終因為勢單力薄守不住城池,攻城的敵軍也必然損失慘重。”

只是放權簡單,可信任就難以。

郭侃為了在長安的家人,對外使用的是假名,平時上陣也是帶著一個鐵面具。

生怕有人認出他,連累了在長安的家人。

遼軍兵臨城下之後,一旦得知郭侃的身份,以家眷威脅他,難保他不會就範,直接開城投降。

之前一直不怎麼配合的完顏陳和尚是金國人,而且家眷都在青城派手裡握著,倒是沒這種顧慮,此時反倒比郭侃值得信任。

只是值不值得信任,還是要看能不能擋住第一波進攻。

如果守城都打不過遼軍,都不用完顏陳和尚和郭侃有二心,下面的人自然就會推著他們投降。

同樣的,只要守住了城池,人心穩定,沒有心腹嫡系的二人也無法帶著軍隊投靠遼國。

:()綜武:青城餘人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