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魯古軍營的後面。

決戰的前夜,耶律仁先趁夜色帶兵襲營。

蕭峰作為先鋒,帶著耶律洪基麾下最精銳的數百騎兵突襲耶律涅魯古的大營。

蕭峰一馬當先,降龍十八掌真氣剛猛霸道,無有擋者,很輕易就打散了守軍,帶兵殺進了大營。

毫無防備的耶律涅魯古一方被打的陣腳大亂,各部在沒有遭受多少損失的情況下,就因為驚慌和儲存實力的想法,擅自向長安潰退,任憑耶律涅魯古如何制止都無用,最終只能在侍衛的保護下,無奈跟著一起逃走。

耶律洪基抓住戰機,親率兵馬銜枚追殺,一夜之間,斬獲過萬,收降兵馬亦是不下萬人。

耶律洪基趁勢前進,屯兵灞河沿岸,虎視長安,與城中龜縮不出的耶律涅魯古殘部對峙。

經過這次大敗,長安城內不論親疏,皆是人心惶惶,對耶律涅魯古的質疑聲也開始逐漸喧囂塵上。

照這麼下去,耶律涅魯古敗亡只是時間問題。

餘人彥擔心,甚至都不用耶律洪基的大軍攻城,耶律涅魯古就會被人心思動的長安城權貴們綁起來送給耶律洪基,以獲得耶律洪基的原諒。

真要是那樣,餘人彥想要坐山觀虎鬥的想法可就徹底落空了。

耶律洪基畢竟是正牌皇帝,天然就有優勢在,很容易就能整合耶律涅魯古麾下投降的兵馬,繼而驅使他們為自己征戰。

,!

一旦耶律洪基的大軍南下,就憑餘人彥麾下這七拼八湊出來的鳳翔軍,一觸即潰都是好的,起碼還能接觸一下。

怕就怕接觸都不敢,直接就望風而降了。

到了這一步,耶律涅魯古死局已定,很明顯已經擔任不了牽制耶律洪基的眾人。

如果耶律洪基大軍南下,餘人彥唯一的希望,就是遼國那幾個好鄰居出手攪混池水了。

老話說的好,鄰居種糧我造槍,鄰居就是我糧倉。

遼國亂到這個地步,四面接壤的和睦友鄰可不是瞎子,這會兒都虎視眈眈的想著從遼國身上撕下一塊肥肉。

照餘人彥估計,除了川北興元府一帶的宋軍,西面的西夏八成也會忍不住動手。

這個世界這個時期的西夏君主,是歷史上的西夏開國君主李元昊。

雖然此時的李元昊英雄遲暮,垂垂老矣,但虎老雄威在,李元昊在朝的時期,也許未必西夏是鼎盛時期,但絕對是最具開拓精神的時期。

至於蒙古,餘人彥聽說最近西部蒙古部落忙著組軍西征,東部蒙古則一直在東征滿清東北,雙方一直在鏖戰。

蒙古如今兩線開戰,壓力已經很大,多半是騰不出手對付遼國,不會來趟關中這趟渾水。

就算南下,也只是小部落打草谷的行為。

至於東面的金國完顏家會不會插手,餘人彥心裡也沒底。

金國這個遼國的老冤家,和遼國的情況大同小異,大哥不說二哥,幾個月前也剛剛經歷了內亂。

海陵王完顏亮弒君奪位,此時雖然度過了混亂的初期,但還是金國內部的局勢只是表面穩定,還是需要大軍鎮壓威懾。

如果調大軍出征,完顏亮在國中可用的兵力減少,那被他壓制的大臣和貴族可就未必還會像現在這麼聽話了。

:()綜武:青城餘人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