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事情,別看孫權做的激進,實際上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很多人都清楚,孫權不是一個傳統的兵家,他愛用謀略而不愛對陣。孫權之謀,是戰略之謀,他做許多事,看重的都是大局。

自古以南統北難,僅僅是因為長江天險?不然。除開長江以外,更深沉的原因,其實在於這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部在北方!

別看孫權現在已經佔領了半壁江山,真要算起來,基本全是偏遠之地,相比之下,曹操的地盤,才是繁華的中心區域。在這樣的背景下,短期拼刺刀還可能贏,但長期拼國力絕對贏不了。

顯而易見,想改變這樣的局面,只有兩個辦法:一,速戰速決!二,提升國力。

提升國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就算孫權搞科舉,吸引北方人才,那也要好幾代人的努力才可能讓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移。所以孫權真正在做的,其實就是速戰速決。那科舉,並不是孫權要打持久戰的幌子,聰明人都知道,孫權打下北方之後,也需要北方人來幫他統治跟管理。這也是為什麼,不僅要文狀元,也要武狀元。

“這次文考,其實沒多大看頭。曹操當初下了幾次招賢令,該招的基本都招走了,就算有漏網之魚,那也是看不起他曹操。哈,看不起曹操,多半也看不起我,所以別太指望。”孫權自嘲道,隨後話音一轉,“不過,不要因此就小看了這次文考,但凡從北邊來參加的,都好好對待,把背景來歷調查清楚,那些聰明的北方士族勢必會藉此機會來投石問路。”

“主公英明,只要有家族派了人來,說明對方是有合作意向的,以後或可發展為內應。”張昭說道,“只是,江東內部的家族們,恐怕想不到主公這麼深遠吧。”

“我明白你的意思,所以,這次文考的狀元,就在江東內部選了。而且,這第一任狀元,我會親自任命,委以重任,打出招牌來!不僅狀元,不僅前三甲,包括所有進入殿試的,全部拜官,我要讓所有人知道,科舉之路可走!”孫權說道,“另外,放出訊息去,我將在建業新立國子監,從中畢業的學子可以免初試參加科舉。境內各家族都有資格推薦優秀子弟進國子監就讀。至於名額嘛。”孫權眼睛一轉,“不以家族大小論,以前幾次參加科舉的成績論。成績越好,可供推薦的名額就越多。”

張昭眼睛一眯,躬身道,

“主公英明!”

其實聽孫權說各家族推薦,張昭就想到了一個詞——人質。孫權此舉,看似是在安撫,給江東士族機會,同樣也是威懾,你們的孩子都在建業,看誰還敢亂!既如此,那我不派人,或者不派核心子嗣來入學呢?可以呀,你派個紈絝子弟來讀書,日後科舉必然拿不到好名次,長久以往,你們家族的名額越來越少,整個家族逐漸也就落寞下去了。

別看孫權年輕,這權謀之術,讓老臣張昭都直冒冷汗。也難怪當年孫權才幾歲,袁隗就認定孫權將來會是一代權臣了。

“文考就說這麼多,我看好的那幾個小子,我已經讓他們努力了,剩下的秉公就行。這種時候,不會有人傻到為了搗亂而給我送人才的。倒是這武考,突然好像有了點意思。”孫權突然說道。

“哦?”張昭好奇,難道還出了連孫權都沒料到之事?

“你看看。”孫權給了個名單給張昭。

“張遼?”首當其衝,張昭就是一愣,同名?不會,同名的話,孫權也不會刻意給他看了,“馬超?馬騰的兒子?還有趙雲?”

“主公,這些人怕不是來搗亂的吧?”張昭抬頭說道。

孫權如果還想把科舉搞下去,就不可能對這些參與者出手。而一旦讓他們拔得頭籌,最後卻又不聽你孫權號令,那就成笑話了。

再退一步講,如果他們真的接受了你的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