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要是讓程普、韓當、黃蓋給孫權打下手,那還無可厚非,這些將軍地位再高,畢竟也是孫家的家臣,聽命於孫家的核心子弟,他們自己都不會有任何話說。但吳景就不一樣了,吳景不但地位高,還是孫策跟孫權的長輩,按理說,就算孫權很有主見,明面上也該是吳景是主將,孫權聽命於吳景。但現在,孫策直接讓吳景輔助孫權,有吳景在都還堅持推孫權當主將,毫不誇張的講,直接是把孫權推到了江東二把手的位置上!

孫權年齡不大,仗也只打了一場,還是跟山賊打的,前面那選部侍郎的任命,都還沒下來,如今這跨度,會不會有點太大了呀?

而且,光是二把手也就罷了,就像丞相之於皇帝,那也是二把手,但事實上,這樣的二把手始終都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哪像孫權現在,孫策直接要把他推出去獨當一面,不得不承認,這樣“雙核”的配置,從古自今,沒有幾個諸侯做到過。

旁人看到了,也不知道是羨慕孫家出了兩個英才呢,還是佩服孫策特別有容人之量,絲毫不怕自己的地位被孫權給搶了。但不管怎麼樣,孫策這麼做,孫權非常認同,不是因為孫權貪戀權勢,而是這樣一來,能夠很大程度去分散敵人的注意力。

江東如果只有一個孫策的話,那孫策一死,江東就垮了,敵人勢必會把主意打到孫策身上。但江東除了孫策之外,還有一個孫權的話,死任何一人,江東都垮不了,並且還是不用過度,瞬間能接盤的那種,如此一來,真有人想試圖暗殺,那勢必要兩個同時都殺,難度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可以說,這將阻止絕大多數諸侯派人暗殺的想法。一旦沒了想法,自然也幾乎沒了威脅。

這樣想著,孫權自然是當仁不讓,根本沒有去假意謙虛。你讓我當主將,那我就當主將,哪怕那副將是吳景!

就這樣,孫家未來一段時間的戰略已經定下。由孫策,繼續帶領大軍西拓,攻打廬江,九江,江夏,廬陵等地;與此同時,孫權則帶領少部分人渡江向北,佔據廣陵,為未來江東直取徐州,進軍中原,埋下伏筆。

······

不久,

孫策帶上剛加入陣營的周瑜,包括程普、韓當、黃蓋、孫賁、太史慈等幾乎所有陣前大將,再一次舉兵往西,開拓疆土。當然,孫權為了培養自己的嫡系人才,也軟磨硬泡的把呂蒙給安插到了隊伍中(蔣欽董襲等人,原本就在孫策麾下,只能說目前還只能算小將),讓呂蒙跟著周瑜學本事。

至於周泰,由於性格比較實誠,頭腦沒有呂蒙那麼靈活,孫權決定還是讓其留在自己身邊。孫策那邊是硬仗,需要兵法,需要靈動,呂蒙更適合那種局面,反觀孫權這邊,拿下廣陵很容易,而拿下廣陵過後,主要是求穩,這樣就有周泰發揮的餘地了。根據兩人不同的性格,未來讓呂蒙去攻,讓周泰來守,另外,如果再加上一個還沒歸來的潘璋的話,用潘璋來當奇兵,估計會是最適合目前孫權手下的三員天兵的風格。

當然,未來可期,現實還多需努力。成長,孫權可以替他們規劃,但最終能走到什麼地步,只有靠他們自己了。

就在孫策帶兵離開吳郡後不久,朝廷對孫權的任命也終於抵達了江東。現在,袁術未滅,曹操、呂布、孫策三方正處於共同討伐袁術的蜜月期,加上曹操更擔心的還是北邊的袁紹,如無必要,也不會刻意去開罪孫策,對於孫策要封孫權為選部侍郎,曹操自然是點頭同意了,並且,為了讓孫權的任命看起來合乎情理,曹操還刻意讓朝廷新任的揚州刺史嚴象,先舉孫權茂才,而後才賜封孫權為選部侍郎。

曹操此舉,情商極高,算是給足了孫策、給足了孫權面子。東漢時期,孝廉通常都由郡縣來舉,比如之前是如今的吳郡太守朱治舉孫權為孝廉,是給沒有任何職位的人當官的機會,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