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張居正的不幸人生(第2/2頁)
章節報錯
(1557年),張居正重返政壇,在翰林院供職。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徐階薦張居正為裕王朱載垕的侍講侍讀。三年後,隆慶元年(1567年),張居正以裕王舊臣(帝師)的身份,擢為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正式進入內閣,參與朝政。
在張居正一步步走向權力中心之際,正式大明王朝最黑暗的時刻,流民四散,草譯禍起,國家帑藏空虛,用度匱乏。北有韃靼進犯中原;南有土司爭權奪利,岑猛叛亂;東南倭寇騷擾沿海,民不聊生。此外,內閣的政治鬥爭也日益白熱化。
水利萬物而不爭,此時的張居正早已經不在乎個人榮辱得失,一心只為實現救國平天下的理想。雖然他不爭,遼王恣為不法的報應還是來了。
隆慶元年(1567年),湖廣巡按御史陳省彈劾遼王恣為不法,隆慶帝下旨將明世宗賜給朱憲?的真人頭銜予以剝奪。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巡按御史郜光先以十三條大罪再度彈劾遼王。隆慶帝命刑部左侍郎洪朝選、錦衣衛指揮僉事程堯相前往荊州勘問遼王罪狀。
遼王朱憲?終究沒能逃過大明律的制裁,自此遼王除國,王府充公。
但這又為後面的一系列事埋下了伏筆。萬曆元年,張居正“恭建樓堂,尊藏宸翰”,於城東重建張府,恭迎萬曆帝御題匾額。御題樓名“捧日”,堂名“純忠”,御書大字對句一聯雲:爾唯鹽梅,汝作舟楫。
即便是這樣,去年,萬曆四年(1576年),巡按御史劉臺率先對張居正發難,公然宣稱張居正“汙遼王以重罪而奪其府第”。殊不知遼王府在江陵城北,而張居正府在江陵城東,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
張居正高居首輔,自是沒和他一般計較,此事被萬曆壓了下了。可正因為張居正的沉默,這一罪名竟被政敵當作實證牢牢攫在手中。
萬曆十一年,遼王妃上《大奸巨惡叢計謀陷親王,強佔欽賜祖寢,霸奪產業,勢侵全室疏》,汙陷張居正侵奪遼王府金銀財貨,揚言“金寶萬計,悉入居正府”。一時間朝野呼應,群情洶湧,終導致萬曆帝對屍骨未寒的張居正痛下殺手。
張居正死後不到兩年,就家破人亡,家屬餓死、自縊者達17人,包括長子張敬修。餘者發配流放。
張居正的一生遭遇留給歷史、世人無限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