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讓我想起五年前你和夢石先生施醫施藥場景。”

說話這人身著飛魚服,腰跨繡春刀,正是李應試。他弓馬嫻熟,自然也能跟上張介賓的節奏。

李應試也是張介賓的熟人,自打十年前,在棋盤街給金英扣頭謝恩後,逢年過節雷打不動的來石仁堂叩拜金英,五年下來,早與張介賓相熟。

“還是有所不同,此番我需獨當一面。不過有你二人助我,足矣!”

張介賓聞言大笑道,他從沒有半點小瞧李應試、陳繼盛二人,他們都是難得的智勇雙全之輩。何況李應試還有錦衣衛的身份,朝中更有後臺,能直通閣部,甚至上達天聽。

兩人都沒有說話,意思卻很明確。

“進城。”張介賓話音剛落,三人便拍馬而去。一路南下,進城便就近安頓,稍作休息,三人便往城南而去。

安國城南,坐落著一座規模龐大的藥王廟,沿著藥王廟,又形成了繁榮的大街。此時街上人山人海,人數足有數萬。這便是北方規模最大的安國藥市。

李應試好奇打量著街上的藥鋪,笑著說道:“這一路走來,藥鋪和地攤不下千家,我等遠來是客,可不知道其中的彎彎道道。而去我敢說,就算是知縣也未必清楚其中虛實。你是做何打算,說來聽聽。”m

張介賓正要說話,見陳繼盛還在皺眉思索,不由心念一動,建議道:“《三國演義》赤壁之戰前夕,周瑜諸葛亮手寫妙計,堪為佳話,我們不如效法,趁此時多看多想,晚間回到客棧,各自寫下計策,如何?”

陳繼盛一聽眉頭舒展,點頭應下。

李應試也大笑:“好,便依你。”

三人便各自行動,張介賓早有對策,一路顯得輕鬆自在,時不時進一家藥鋪交談幾句,或跟掌櫃、或跟夥計、或跟入店客人閒聊。

走在街上,也不時和行商走販交談,詢問藥材,瞭解藥材種植情況等等。

直到日落西山,行人漸少,商販收攤,張介賓匯合二人,向客棧走去。路上陳繼盛很是興奮,整個人顯得躍躍欲試,李應試也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