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三家伴隨他一生。這也是自宋以來,三教合流的必然結果。

“這倒是,儒釋道殊途同歸,我並不專信某一個,只是相較而言,對道家更親近些罷了。”張壽峰認同到。

雖然不想承認,但金英也是知道,醫與儒,道與佛,他所信仰的都處於劣勢。即便國朝大力支援下,道家興盛一時,可相比於佛家,還是有一定距離。

“唉,大勢所趨,如之奈何?”金英感嘆一句,也不知是感嘆自己,還是袁表,亦或是張介賓。

“慶遠兄,你怎會一大早來這?還有你改號了,以前不是叫學海嗎?現在叫什麼……了凡?袁了凡?怎麼聽著有點不倫不類?”

張壽峰問著問著忍不住發出了一連的問來。

“哎,我叫了凡,怎麼就不倫不類了?了凡,了卻凡塵,你且看,日後我袁了凡必定不朽。”袁表頗有些自信的說道。

“我就不信了,換個名字還能流傳百世,永垂不朽了。”張壽峰滿是不信的說道。

“光換個名字不行,要做才行,等我行完三千善,我還要再發宏願,行萬善以求子。我偏要徹底改了孔先生口中的定數,我偏要活過五十三,偏不信我袁了凡命中無子嗣。”

袁表今年已經四十四歲,無一子嗣,對短命無子的定數生恨不已。或許這也是他棄道從佛的一個原因。

“別說信什麼,真要求子,還是我給你開幾服藥,回去好好養養,再讓弟妹也去看看,撿幾服藥吃,說不定就有子嗣了。”對於中年無子,金英見過很多,因此也是信手拈來。

袁表卻沒有半分自信,他說道:“我也打小學醫,試了不知多少方,幾十年下來無半分效果。”

“就你那半桶水醫術,能做什麼?你這發願求子與緣木求魚何異?坐下我給你號號脈!”金英直接開罵,罵完直接命令道。

袁表雖然不認為有用,但不好逆其意,只得乖乖做好,伸出手來。

另一邊,那掌勺的突然說道:“老大夫,你也來我這吃了好些天了,也給我號號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