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時疫爆發(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介賓聽聞馬蒔和吳崑都有拿得出手的著作,還有這麼高的評價,簡直都不敢置信。感情大明最傑出青年醫家都被太醫院包圓了,這下太醫院乃醫家聖地實至名歸了。
“吳師兄,你太讓我意外了,遙想十年前,你還只是給龔師潤筆,拿幾兩碎銀的小小醫士,不成想幾年不見,都著書立說,成一代大家了?”張介賓邊說邊不住咂舌。
“介賓,你不會以為山甫就寫了本《脈語》吧?”陳實功笑道。
“難道還有別的醫書?”張介賓頗感意外。
眾人點頭,一臉的理所當然模樣。
“眾所周知,成無己的《傷寒明理論·藥方論》開方論之先河。我大明方書自《普濟方》後由博反約,使方書更具實用性。但山甫的《醫方考》一出,其他方書可以付之一炬也!”
對方劑學的理論總結和研究是宋以後開始的,在晚明開始走向昌盛,其中的代表正是吳崑的《醫方考》和張介賓的八陣(《新方八略》、《新方八陣》、《古方八陣》)。
二人的方論承上啟下,最終在汪昂身上取得大成,其《醫方集解》,成了中醫方劑學專著定型規劃的奠基之作,影響後世三百年。
可以說在這一百年內誕生的《醫方考》、《醫方集解》,代表了明清方書的最高成就。而吳崑的《醫方考》不僅是方劑學成熟的標誌,更是明清方書的代表作,與《醫方集解》同居榜首。
這一代表之作,卻是吳崑在三年前就付梓,那時他才三十二歲。
張介賓已經被眾人震驚得無以復加,先前湯顯祖、朱國祚等士子一個個高中進士,他就已經覺得不可思議,接著沈有容、王鳴鶴等武生也一個個中了武舉,開始統兵征戰。
眼見眾人出將入相指日可待,不成想馬蒔、吳崑等人又一個個著書立說,欲實現三不朽中的立言。
“介賓,你回來得正是時候,該你大展身手了。”陳實功這時說道。
張介賓想起這個時間點眾醫官還在大堂議事,恐有大事發生,皺眉略微思索便了然,不由憂心道:“近日又有時疫發生?”
眾人點頭,氣氛有些沉重。
“五年前有大頭瘟,那時你也在,好不容易克服,去年又冒了出來,好在不大嚴重。本以為今年會好過些,山西月前就有邸報傳來,如今更是蔓延到京畿,餘應奎、葉文齡已經受命前往支援,尚沒訊息傳回。”
馬蒔說著,不住嘆息,自張居正病逝,近年來不是天災便是戰亂,光是京城五年就遭受三次時疫侵襲,各地天災人禍更是層出不窮。
“我們正提前準備,時疫一旦進京,就是一場硬仗,我們太醫院不僅要兼顧五城百姓的安危,更要保障皇城不受侵襲。”朱國祚也很是憂心,他的恩師是當朝首輔,父親又是太醫院院使,時疫一來,他怎麼都無法脫身。
“本來我太醫院人手就不夠,外派人員一時回不來,還得坐鎮紫禁城,更是捉襟見肘,介賓幸好你回來了,我們好歹能輕鬆一些。”
陳實功說道,他雖然外科水平一流,但面對時疫,就遠遠不是張介賓對手,一在這特殊時期,像張介賓這樣的良醫,一個完全可以抵十個百個普通大夫。
張介賓點了點頭,他五年前跟著金英一塊治過大頭瘟,可以說當時石仁堂就是西城的定海神針,不僅沒讓太醫院支援過一個人,還騰出人手幫助京郊百姓。
只是金英在那年夏日,便舉家歸鄉,西城少了一個領軍人物,太醫院必須兼顧才行,現在張介賓回來了,雖然不能完全放手,壓力卻少了很多。
吳崑說道:“這次時疫還是還是西來,西城和南城依舊會是重災區,如今夢石先生不在,西城安危堪憂。南城百姓眾多,且多是貧民,衛生條件更差,大夫水平不行,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