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說溫補,修本草(第2/2頁)
章節報錯
“時醫多有對內傷發熱、虛損、血證等濫用苦寒,畏投甘溫的偏弊。而孫某重視三焦元氣的保護和治療,既反對濫用寒涼,又知曉過用辛熱、疏導及滲利之劑的危害。”
“至於是否溫補派?”孫一奎說到這,想了想,笑道:“算是半個溫補派吧!”
有明一代,溫補派代表人物:薛立齋、孫一奎、張介賓、趙獻可、李中梓。
此時除了張介賓已經開始學醫,趙獻可和李中梓,一個才四歲,一個還有十一年出生。加上薛立齋已經去世十八年,此時真正的代表人物,其實只有孫一奎一人。看書喇
徐春甫聞言補充道:“當世溫補第一人,舍孫東宿還有何人?”
見眾醫家沒有異議,徐春甫接著說道:“有一人,曾作《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堪稱脈學經典。又不辭辛苦,跋山涉水,歷時十餘年只為修本草。”
“以一人之力,做舉國之事,此等大毅力,不知是否當得起眾人一拜?”
“東壁兄,辛苦了!”說完徐春甫當先行了一禮,眾醫家哪還坐得住,紛紛起身。
“使不得,汝元兄,你這是折殺我啊!”李時珍忙扶起徐春甫,連說使不得。
要知道此時的李時珍可以說聲名不顯,而徐春甫卻早已經名滿天下。
二者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人,一個很明顯的比較是,《古今醫統大全》,早在二十年前就開始多次出版,一二十位朝中大員爭相作序。而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為出版前後奔走二十年,不僅拉下臉去求文壇盟主王世貞作序,結果直到最後李時珍都沒能見到成書。
《本草綱目》五十卷190萬字,《古今醫統大全》一百卷150萬字。二者篇幅雖然有區別,卻也不至於相差那麼大。
由二人著作出版來看,便知徐春甫的名望遠勝李時珍。
“當得,你當然當得。歷朝歷代皆有官修本草,我堂堂大明豈能有缺?是我們太醫院失職,你做了我們該做的事,如何當不得我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