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不敢出聲,只能低著頭挨訓。

劉灼說完之後目光便在眾人之間巡視,看到呂燕昭之後笑了一下,說道:“燕昭,過來說說你的感受。”

呂燕昭穿過人群走到最前,對著劉灼拱手一揖:“夫子。”

劉灼點了點頭說道:“嗯。不必多禮,說一說你的感受吧。”

呂燕昭望向山下沉思片刻,說道:“學生只覺得山峰崎嶇,路上處處驚險,應當處處小心謹慎才是,日後進入朝堂也是同樣的道理。”

劉灼點了點頭,讚許道:“說的有道理,便以此作一首詩吧!”

呂燕昭應道:“是,夫子。”

隨後便閉目沉思起來。

此時山間的微風輕輕吹拂著呂燕昭的溫潤俊朗的面龐,竟生出一股奇異的光輝。

呂燕昭作為劉灼的得意弟子,作詩從來沒有難住過他,不過片刻他便微微一笑,顯然是已經有腹稿了。

呂燕昭對著在場眾人說道:“夫子,諸位同窗,呂某拙作還請品評。”

“此詩名為《登山頂》,我作:

由徑尋山路,登臨步步疑。

縱高終帶險,任達亦須危。

況是多防地,那堪獨力時。

荊榛方櫛比,直道擬奚為。”

此詩一出在場諸人無不細細品讀,劉灼作為詩詞大家,自然是第一個品讀完成的。

“不錯,燕昭作的詩進步很大,這“荊榛”應是化用李太白的《古風》之一:“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直道乃是通天大道,最後一句是點睛之筆,這兩個詞用的妙啊!”

此時在場諸人也開始恭維起來,劉灼又仔細品讀了一番,然後笑著對呂燕昭說道:“回去把你這首詩寫下來交予我,過段時間我與其餘才子有個聚會,正好將你的詩帶過去給他們開開眼。”

呂燕昭不好意思的說道;“夫子謬讚了,不過平平之語罷了。等到回去我便把詩抄寫在紙上送到篤行苑。”

劉灼點了點頭然後對著在場眾人說道:“好了,你們也以登山為題寫一首詩詞吧,格律字數不限,下課之前交給我,要是在山上沒有寫出來的,下一節課開始之前便要交上來兩首,知道了嗎?”

眾位學子齊聲應到:“是,夫子。”

劉灼滿意的點了點頭,領著呂燕昭去到一旁對著山下的風景暢談起來。

李禾在後面拽了拽盛興緣的衣袖,奇怪道:“師兄,呂兄和夫子是什麼關係啊?”

盛興緣道:“夫子有意收燕昭為徒,但是夫子志在山水,燕昭志在科舉,夫子幫不了他,也就放下了這個念頭。”

李禾瞭然的點了點頭,然後便感覺到有什麼不對來。

李禾看向盛興緣,奇怪的問道:“師兄,我發現你好像知道很多事情啊,你都是從哪知道的?”

盛興緣道:“你以為燕昭的小樓是幹什麼的,至於夫子想要收燕昭為徒的事情,這是他親口告訴我的,在親近之人裡不是什麼隱秘的事情,你現在跟他也是好友,知道了也沒什麼。”

李禾這才知道原來呂燕昭的小樓還有這個作用,不由在心中驚歎呂燕昭的奇思妙想。

李禾也只想了一瞬便開始想著詩該怎麼寫了,他和盛興緣呂燕昭不一樣,他寫詩一向都需要來回磨,屬於慢慢憋出來的,不像另外兩人,看看花看看草便靈感迸發。

李禾還在那冥思苦想,盛興緣則站在原地來回走了幾圈便來了靈感,一直在嘴裡唸叨著什麼,似是在來回推敲。

其餘學子也在山頂絞盡腦汁的作詩,畢竟劉灼的要求不低,要是回去寫兩首,那豈不是要了他們的命?

盛興緣最先想完,胸有成竹的走到劉灼面前念出來了自己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