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朝廷邸報,再去南昌府(第1/2頁)
章節報錯
關於自己想把種香蕈的技術推廣出去的想法李禾沒有告訴任何人,只是讓自己爹整理一下關於這方面的技術,記錄下來。
自己兒子的要求李三自然是滿口答應。
李禾從來沒有小看種地吃飯的農民,千百年下來他們總結了各種各樣提高糧食產量的方法,炎黃子孫總是在土地上擁有格外的天賦,這是獨屬於這片土地的浪漫。
李禾中了府案首之後過來送禮的人家又多了起來,現如今李禾已經是徹底出了名,漸漸的所有人都知道了鄒家村出了個神童,加上這些年李禾對外的工程做的很足,因此每次有人打聽他的訊息得到的都是誇他孝順雙親長輩,為人認真踏實。
李禾怕自己爹孃應付不過來,特意拜託村長夫人幫襯一下,作為自己夫君的得意弟子,村長夫人自是萬分上心,李禾也放心的回了書院。
到了李禾這個程度,再也不是死讀書就能夠長進的了。
那些世家大族官宦子弟為什麼在科舉考試中處處壓寒門一頭,就是因為他們時刻掌握朝廷的動向,而獲取這些訊息最直接的來源就是府衙的邸報。
因此自從縣令說自己缺一個文書之後李禾就開始每天去縣衙報到。
李禾就這樣一篇篇的閱讀朝廷邸報,慢慢的觀察其中政策的變化。
縣令雖是願意讓他在縣衙待著,卻很少見他,一個月有上一兩次已是大幸,李禾更多時候是做完一些瑣事之後就在屋裡靜靜讀書。
他也想過去看靖江縣歷年的人口變化,卻被管理文書的小吏不輕不重的擋了回去。
沒幾天,縣令就見了李禾,話裡話外都在敲打他。
李禾自然從善如流的認了錯,之後只是老實的看著朝廷邸報。
他知道自己是莽撞了,可能是縣令的態度給了他錯覺,讓他以為自己有一定程度上的許可權。
不過李禾也不氣餒,他整理了一些關於朝政上的問題記在心裡,等到去拜訪毛公的時候就拿出來請教。
因著大多是往年的邸報,李禾問起來之後毛公也願意講一些朝廷不算隱秘的事情,只是到了近兩年的訊息毛公答起來大多都是猜測,李禾也就明白毛公現在是徹底離開了權利的中心。
不過兩年時間就已經收不到一點朝廷的動向了。
不過毛公也是在官場上混過的老油條了,加上對於李禾的印象不錯,也願意給他一點扶持,李禾也是從和毛公的交談中初窺了官場一角。
因為李楠也要準備院試,所以李禾每次也都會把看到的邸報內容告訴他,然後再跟他互相討論。
不光這樣,每次他從毛公那得來的指導他也會不吝嗇的分享給李楠。
因為他知道,在這個朝代,宗族才是最牢靠的關係,血緣就是他們之間解不開的紐帶,這一直牽制著他們,讓他們成為最牢靠的盟友。
而這些也是李楠經年累月對李禾的照顧帶來的回報。
就這樣忙忙碌碌之下,時間來到了七月份。
院試馬上就要開始了。
今年南昌府的院試時間定在了八月初七,主考官為江西道學政,這也是他最後一次主持院試,來年他便要回京述職了。
學政也稱督學,俗稱大宗師,地位略低於巡撫,一般在布政使、按察使之前,為主管一省學校政令的長官。因學政別稱提督學院,學政曾稱提學道,故又稱道試。
江西道的學政名叫宋光林,聽說是個儒雅文士,頗好辭章華麗的文章,尤好詩賦,因此今年的考生開始瘋狂搶購宋光林的詩集,一本已經賣到了十兩銀子還是有價無市。
而這些訊息都是吳興託自己姨夫打聽的,盧家畢竟是當地大族,打聽一下主考官的喜好還是很容易的。
而這些李禾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