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四年冬,朝廷正式向幷州總管李世積下達了攻打回鶻的命令,同時各地的糧倉都紛紛給幷州發運糧草,行軍餅坊也將其囤了快一年的行軍餅和糟粕打包起運,林家鋪子也將庫存的罐頭全部交到行軍餅坊去一併發運,考慮到回鶻人點名要椒鹽配方,林翰乾脆運了好幾車的椒鹽去,力爭做到每個兵士都能帶上一小竹管,萬一俘虜了回鶻人,椒鹽或許能起到安撫的作用。

幷州軍今次不光是要打回鶻,還要實驗一下,如果三軍只帶行軍餅和糟粕的話,行軍速度是不是能更快,軍隊的負荷是不是能降低許多。當然為了確保萬一,每打下回鶻的一個大營,後面的糧草也要跟上,但不發運到軍前,除非軍前有令說糧草吃緊才會發運。

打回鶻的理由很簡單,回鶻人不光是對盜取千里眼之事死不認帳,反而獅子口大開,要求唐廷無償提供椒鹽的配方,既然如此,那沒的說,打就是。

回鶻人也是不甘示弱,在他們看來,每年的冬天,都是他們打草谷的時候,唐軍在冬天的草原,那是寸步難行,糧草是絕對跟不上的,而回鶻人對草原的一草一木都熟悉到了閉著眼就能走到的地步,有的地方是沼澤地,夏天很明顯,但到了冬天,表層的土一結成凍土,在上面三兩騎的跑,那是沒一點事,可要是大軍前來,跑上半里多地,那並不厚的凍土在人馬尤其是輜重車輛的碾壓下,就是泥濘一片,人馬不陷進去才怪。

所以回鶻人見唐廷撕破了臉要來攻打他們,他們也是摩拳擦掌,準備利用冬天大展神威,讓唐軍償償他們回鶻鐵騎的利害。一時,在幷州西北,聚集了數十萬的人馬,唐軍號稱出兵二十萬,而回鶻人則號稱有十五萬鐵騎。聽到這個資料的普通唐民心裡直突突,二十萬的唐兵裡,輜重糧草等等就起碼要佔了十萬吧?十萬兵,尤其是以步兵為主,對上十五萬的騎兵,這個仗兇險哪。

對於回鶻人要求椒鹽的配方,讓大唐人重新認識到了椒鹽的魅力,精明的,乾脆啥生意也不做了,跑到林家鋪子裡,一口氣買上一大車的椒鹽,往西往北走。回鶻雖然和唐軍開戰,但對唐廷來的商人卻是幾乎不會刁難,如果刁難了,他們是一時得到了好處,但商人怕了,不再來了,他們就別想再和中原進行貿易往來。

同樣的,西邊的大食和安息,吃的肉都是以烤和煮為主,和回鶻人的吃法差不多,既然回鶻人如此喜愛椒鹽,那麼安息人和大食人肯定也喜歡。

有一個精明的,就有兩個精明的,有兩個就有三個,只是半個月的時間,長安的椒鹽就幾乎達到了一瓶難求的地步,林家鋪子外面,每天天不亮就有人在那排隊等侯,而作坊裡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春末,見這勢頭不好,王況乾脆讓山外山也賣起椒鹽,對外宣稱就是交了一大筆的學費學來的,同時行軍餅坊也抽調了一部分的人手,安排做起椒鹽來。

林家鋪子的椒鹽和富來客棧的一樣,都是打著“富”字標記的,山外山則打上自己的“山”字標記,不過另有註明,採用富來客棧的椒鹽配方。至於行軍餅坊,則直接打上一個大大的“唐”字,普天之下,如今也只有官家作坊才有資格打上“唐”字標,而且行軍餅坊出品的,必屬精品,這個已經是被公認了的,從行軍餅,到琥珀糖,再到後來得到罐頭的授權而生產出來的罐頭,無一不是搶手貨,因此椒鹽的銷路也不用愁,並且行軍餅坊還有個官方背景的優勢在。

讓商人們感到林家鋪子做人厚道的是,無論椒鹽如何的暢銷,價格楞是一個子也不提,如果有商人從林家鋪子這裡買了椒鹽回去後轉手就高價賣出,被林家鋪子知道了,這個商人從此就再也別想從林家鋪子這裡拿到任何的貨物,哪怕高出一倍十倍的價錢也不行。

在此風潮的刺激下,長安許多家的酒樓食肆也開始推出自己的椒鹽,椒鹽的成分並不複雜,只要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