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一章 優勢(第2/3頁)
章節報錯
就很難在短時間內扳回一城,沒有足夠的人,就沒有足夠的兵來攻城;但同樣的,大唐沒有那麼多的良馬,就也組建不起足夠橫掃草原的鐵騎,因此這也就造成了事實上草原部族攻不下大唐的城池,大唐鐵騎也沒法深入草原,兩邊僵持的局面。
如果大唐可以提早組建起一支十萬人的鐵騎,那麼就有可能在李世民還在世的時候橫掃草原甚至將安息大食都納入大唐治下,這比起等到李治小子上臺後再行事對大唐有利多了,李治小子也是個狠角色,但他的弱點就在於耳根子軟,而且又是沒有李世民那樣長年征戰的經驗,謀略膽色上比李世民要差不少去,所以在他上位的時候,雖然糧草豐足,其取得的戰績比起糧草不足時的貞觀時期還要少不少。
也正是因為李治小子的耳根子軟,沒能將北方的威脅扼殺在搖籃中,這可不是王況那種打落水狗就要打死的性格能接受的,在王況看來,大唐皇朝滅亡之後的長達六十年之久的中原動盪,在一定程度上,李治要負一定的責任,那六十年的動盪根源,早在盛唐時期就已經深深的埋下。當然了,真正要負起更大責任的,應該還是武媚娘,別看她也搞了個所謂的“之治”,但在對外關係上,卻是縱容多過強硬。只是呢,既然武媚娘已經被王況列入了必須拉下馬來的名單之上,就不用再考慮她了。
廖小四肩負著培育良馬的重擔,他在朝廷允許他用任何的代價去收購良馬這麼有利的條件下,收來的所謂良馬卻不是草原上最好的馬種,更別說跟西域的汗血寶馬比了,說是良馬,不過是和中原的馬相比而已。本身起步就低,想要在幾十年內培育出一等一的馬,其難度之大,王況都不覺得有什麼希望,只不過是他一直不敢將這中擔憂掛在臉上,沒得打擊了廖小四他們的積極性,反而是廖小四他們稍微有一點成績,都不吝誇讚的,就是想要他們保持著昂揚的鬥志。
其實廖小四也不是沒有成果的,他派人到草原上去買馬,還是有不少部族和大唐關係密切的願意賣給他馬,但那也只是少數,靠那點馬是成不了氣候的,遺傳學上有個奠基效應,說的就是當某個特性佔了多數的時候,其後代出現這種特性的機率就非常的高,而如果這個特性佔的比例不高的話,則後代出現這種特性的機率就非常的低,甚至有可能消失不見。所以,想要集跑得快,衝刺能力強,又要能負重,還要耐力足等等特性於一身的良馬,其所要求的一個“奠基”基數必定是龐大的。
而如果控制了日灶的供應,給安逸王一個專賣權的話,那麼北方草原人只能從安逸王手中買到日灶,大唐邊關也只允許安逸王的人帶太陽灶出關,只要太陽灶的效能能被草原貴族認可,那麼,讓他們用良馬來換的可能性就非常的高,依此類推,同樣的,可以換來優質的牛種。只要這一步成功了,以後草原戈壁就猶如大唐的後院,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安逸兄,雖然這以日灶換馬的想法是好的,可終究還是要看日灶在草原上的歡迎程度,不若這樣,咱們做兩手準備。第一,回到長安後,況讓蒲少匠他們加緊趕工做出兩臺日灶來,這兩臺日灶呢,也不賣錢,就由安逸兄派了人去草原上,送給他們的汗王,有這兩臺做引子,只要他們能接受這日灶的功用,就必定能在很短時間內在草原上傳開來,草原戈壁上傳遞訊息的速度可比中原要快過許多去呢。送完兩臺後,安逸兄也先別急著去,這送上門的買賣,他們未必肯花大價錢,得讓他們覺著好了,上門來求才是。”
“其二呢,安逸兄不妨召些和草原有關係的人充實到你的商隊裡去,就由他們來和那些外族關交,安逸兄只需要坐鎮長安甚至建安就成。這日灶目前還存在著別人接受不接受的不確定性,咱們也不用急著把它大量的造出來,要知道,物以稀為貴,得讓他們知道,做這日灶的艱難,甚至他們派人來的時候,安逸兄也可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