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擔心朕以為你真想控制一州?讓你說你就說,你要不說的話,依朕看,這建州刺史乾脆讓王三郎去當得了,你這當兄長的,總不會袖手旁觀不管吧?”李世民一句話就將王況心中的擔心之事說了出來。

“陛下,非是某不想說,而是某不能說。”王況一時間汗都冒了出來,李世民都把話放到這份上了,自己再不說點什麼,那就是拿喬了。可是,真的要把自己心中所想說了出來麼?真要如此,會不會被天下學子們群起而攻之呢?

“有何不能說的?從你王二郎口中吐出來的話,頂了天的,朕想也最多就是這建州人事由你一人而決罷?可你的性子,還不是這樣的人,朕當初既然敢把水軍虎符交給你,難道還怕把一個州交給你?朕都不怕,你又怕個什麼?”

你當然是不怕了,你是皇帝喲,我算個啥子?一個正一品王,還是榮譽高過實際一些,手中這點權力還是你給的,什麼時候你不爽了,將我一擼到底,我可就什麼也不是了,而你呢?誰能擼得動你?王況心中暗自嘀咕。但皇帝話都說到這份上,自己卻是再也不能沉默:

“陛下,太公有言: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為天下人之天下也。某以為,若是放到建州,則可以改為:建州非官員之建州,而是建州人的建州。”

“嗯,這是《文韜》中所說,其餘五韜中也多次提及,確是沒錯,繼續說。”李世民一聽王況果然引了《文韜》中的話,就來了興趣,回朝之後,他就聽過不少大佬提起,王二郎行事,頗合《文韜》之精髓,恐怕這王二郎還是太公傳人?聯想到王況的來歷,李世民就來了興趣,那可是太公呀!能得太公傳人輔佐,這也是對自己這個帝王的一種肯定哦。

“某以為,既然是建州人的建州,何不乾脆讓建州人來決定誰當建州刺史?仿效三皇五帝時期,各部首領均由各部自行推選,然後由朝廷任命,若是這個刺史不合建州人的心意,則建州人一樣可以聯名彈劾於他。如此,建州人不滿意官府,罷了就是,就不會訴諸於武力。”王況咬了咬牙,終於是把話說了出來。

想要讓天下安定下來,唯一的途徑就是民有督官權,有罷官權,官對民負責,而不是對上官負責,惟有如此,官才會為地方為百姓爭取利益,所做所行都置之於百姓的監督之下,因為百姓有了罷官權,那麼官員就不再是父母官,而是百姓聘請的管家,不合百姓心意了,直接解僱了就是。

如此,則天下的貪瀆之事就將減少許多,如今還是屬於開國時期,君明臣賢,一片盛世景象,但這是靠的人為來維持,如果李世民混蛋一些,那麼局面就會一團混亂不可收拾,這是一人治天下,而非天下人治天下。要是讓民來選官,則將可能做到天下人治天下,既然這天下是自己的,官員不滿意了,我可以換,我為什麼要造反呢?不滿意了,就轟下臺去就是了,政令不對,讓官員去改就是了麼。

在一定的條件下,限制為官者,甚至是為帝者的權力,使其不能為所欲為,事事都要以百姓之需來考慮,那麼這個天下才會長治久安,大唐才能夠永遠不用擔心被造反的民眾給推翻了。這個在前朝例子多了去了,而若是不改變這個現狀,使得皇帝在天下安定之後放縱了起來,那麼就將陷入改朝換代的怪圈之中去,如此一來,甚至還等不到天下大融合,剛剛一統的大唐又要分崩離析了,如此,則自己的到來還有什麼意義?戰爭依舊有存在的可能性,資源的浪費依舊會進行。

王況不敢說,其實並不是真的不敢說,說了也沒什麼罪,太公在一千多年前就能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想法,可見,民*主的思想還是有其存在的基礎的,民也不因言而獲罪,就算是指著皇帝的鼻子罵娘,只要事出有因,啥事也沒有。而若要是讓這集權再延續千年,那麼君權就會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再也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