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0六章 木小郎君(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給大家討論的的話題裡,李世民還隱瞞了一點沒拿出來,這是王況再三要求的,理由是涉及到今後幾年十幾年乃至幾十上百年的西南安定。
而且由於王況所說的實在太過駭人聽聞,即便是前面和麥芽糖有關的驗證都證明了王況是正確的,但李世民對這最後一條還是將信將疑。他決定還是要派了心腹之人親自去驗證一番才行。
王況所說的就是和高原反應相對應的平原反應,平原地區的人上到海拔三千米左右以上時,就會因缺氧而發生高原反應,這也恰恰是大唐立國以來幾次和吐蕃的交戰只能採取守勢的原因,大唐的軍士,如果都上到高原,戰力還不足原來的一成,和吐蕃兵在高原對陣,基本是完敗。
平原反應俗稱醉氧,與高原反應的症狀也有些相似,主要就是從高原下來的人,到了平原由於氧氣的供給突然加大,可能出現:倦、無力、嗜睡、胸悶、頭昏、腹瀉等症狀,就像喝醉了酒一樣,如果體質不好的甚至會出現血液、心、肺的長久性異常改變。
作為穿越人士,王況是知道這一點的,但他不可能說自己知道,只是說這是推測。
“凡天下萬物,必定張馳有度,過尤不及,此所謂物極必反。尋常人等,若是平日粗茶淡飯,少有葷腥,使其驟然多吃魚肉,其人必定數日數十日內倍感不適,反之,若是平日多吃魚肉者,使其驟然遠避肉食,亦如是。。。。若此法能得以驗證,則對吐蕃可誘敵深入,圍而一舉輕鬆殲滅。”李世民的腦海裡一直在閃爍著王況的這段話。
李世民雖然是禮佛,但那只是為了報答五百僧兵救過他一命的份上,而對佛門在大唐的擴張大開綠燈。但骨子裡,李世民和他老爹李淵一樣,都是通道的,甚至一直到晚唐,皇族信佛的人只是極少數,絕大部分還都是通道。
王況的話和道家的基本理論不謀而合,深深的打動了李世民那顆隱藏在心底裡的野心,而且,王況又是從飲食方面來做個旁證,加上李世民自己的經驗,這個說法其實已經是信了大半的了,但事關重大,不得不小心謹慎,因此在事情定了下來之後,李世民將長孫無忌給留了下來。
“輔機如何看王建安的建議?”李世民在把王況的意思又複述了一遍之後,問到。王況的那一頁說明,他還是不肯給長孫無忌看,因為裡面很明顯的,王況隱隱的也將長孫家也列入了可能會覬覦林家利益的一群人中去,不是李世民不相信長孫無忌,是他不想因此而引起長孫家和王家的猜疑,這都是他不容許折損的臂膀。
“陛下,若是此法可行,則大唐西南無慮矣。王建安行事決斷均有可考,前此有對吐蕃兵源的詳細判斷,又有對吐蕃野心的揭露,均已經得到驗證,加之對於琥珀糖的應用,陛下也是看到了的,故,某以為王建安的話可信,但為求穩妥,某願為陛下去做這驗證。”
長孫家有不少的族人在外從商,而且都是借了管家的名頭進行的,這一點李世民清楚的很,長孫無忌也從沒對李世民隱瞞過,因此若是由那些表面上和長孫家無關實際上卻是長孫家的行商們去驗證,確實是最為保險和穩妥的辦法,而且這只是要驗證一下在高原地區久呆了的人到了平原後的反應,用不到兵士,普通人就可以做到,而且還不會引起吐蕃的戒心。
如果這個設想得到了驗證,那麼今後大唐對吐蕃基本上可以無視。
首先,吐蕃因其地處苦寒,別看所佔地盤頗大,但大多數的地方卻是不適合居住的,又沒耕地,西藏地區在後世的時候才二百多萬人口,還是在大力扶持政策下的,青海在後世也不過五百多萬人口,兩個地區加起來差不多就是現在吐蕃的地盤,人口遠沒有後世福建一省的一半,而現在的建州,汀州加上福州人口不過才三十多萬不到四十萬而已,還是在王況的幾年經營才有的成果,其中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