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九章 有人搶功勞(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的封地,就如同後世山東省高官到了山西省地界,也是有權瞭解一些他碰到的突發狀況的,至於有沒權力去管,那就不是底下大小官員需要關心了。
“哦,某等這是去小梅關。建安侯有話,說是他去去就來,讓大家勿要掛念。”
哦,小梅關,李勤點了點頭,換防麼,倒也是正常,如此,則與建州無關了。
一旁的悟能眼睛眯了起來,小梅關可是屬於江南西道,雖然是同屬江南鎮軍府,可你從來路上分明是江南東道的,跑去做甚?江南西道就沒騎兵了?虔州就沒兵了?還幾百的騎兵,就是小梅關那地盤也容納不了這麼多騎兵啊,一個小關,雖然是馬上就升格到中關,但中關也就到頭了,又不是在邊疆,關口再發達,駐紮的兵員也是有數的。再聯絡到剛剛師父的行為,這件事,不是那麼簡單。
不過師父一路匆匆也沒交代什麼話下來,應該是在他掌握中罷,只不過是事發突然罷了。
正如悟能所料,確實是事發突然,也不算多大的事。
不過是那兄弟倆竟然自己琢磨出了百疊鍛,然後出了幾把好刀,然後被虔州鎮將知道了,就差人將兄弟倆強行從小梅關解押到虔州虔城(今江西贛州,江西的來由便是江南西道)。
百疊鍛的法子,可能還不是這兄弟倆自己琢磨出來的,臨送去小梅關前,兄弟倆也在建安鐵匠鋪裡幫了一段時間,打打下手,為的就是給他們打個基礎,然後到了小梅關的時候好拜師,有基礎的學徒,大家都愛收。可能就是因為這兄弟倆是王況送過去的,所以建安鐵匠鋪的掌櫃對這兄弟倆沒隱瞞,將王況曾經在他那打一把刻刀的事說了,於是被這兄弟倆留了心。
万俟老六也不是吃素的,小梅關雖然是隸屬虔州,屬於江南西道,但他早在建安期間就自己給自己打上了要跟著建安侯的烙印,知道這倆兄弟是建安侯的人,如今自己保護不了他們,面子上過不去了,又不好第一時間的找建安侯,哦,這才讓你做第一件事呢,就搞砸了?
只是那虔州鎮將所做的在明面上也是冠冕堂皇,刀兵之事,國之利器,自然是需要對匠人嚴加監控,以免鑄刀之法外流,你小梅關地方小,彈壓不住,還是挪到我虔州來的好。
於是就尋了自己的老上司,如今在江南鎮軍府的參軍事,也不多說,就暗示了一句,那兄弟倆是從建安來的。有這一句就夠了,從建安來,又特地安排在小梅關,當然是建安侯的人,參軍事可不是虔州鎮將那麼的草包的,略一尋思就得出了結論。
參軍事派出幾百不越矩的兵是沒任何問題的,也不用手續,但派步兵的話,氣勢不夠些,於是乾脆派騎兵,反正律法上又沒規定說騎兵和步兵的區別。
本來也不過是一紙公文的事,但牽扯到了好刀兵,牽扯到了建安侯,那當然就不同,這可是個和建安侯搞好關係的大好時機,怎麼地也要將聲勢搞大些,顯得自己有多重視才好。對他來說,兩名工匠,管他是在江西還是在江東,都是在江南鎮軍府內,鑄出好刀兵,江南鎮軍府都有功勞,可建安侯不能得罪,誰個不知道建安侯喜歡送功勞?這要惱了他,那說不定建安侯一怒之下,將這倆工匠直接送到長安去,整個江南鎮軍府誰也別想撈到好處。反正江西江東對他們來說都一樣,那自然還是順著建安侯選江東了。
再說了,自己也是西山羽林出來的人,就算那倆兄弟不是建安出來的,衝著西山羽林和建安侯的關係,那兄弟倆也必須是建安侯的人!這事沒的說。
於是就派兵,於是就讓騎兵稍微繞了一下道,取道建安,理由充分得很,建州官道寬敞平坦,雖然遠一些,但路上花的時間卻短。
恰好就碰到王況了,倒也不是這撥騎兵算好時間,只是個巧合,只是那校尉曾見過王況一面,認出是王況,即便認不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