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0章 土法流水線(上)(第2/3頁)
章節報錯
下來還會有什麼旱澇或地震之類的災害發生,但其影響全都沒有達到佔大唐一半疆域的地步,最高峰的也只不過是三四個道而已,差不多是三分之一的樣子。因此,完全可以做到舉全國之力來支援受災之地,沒必要全都儲備滿了。
為此,唐儉老頭沒少被王況在心中暗罵,你自己貪吃也就罷了,竟然還異想天開要做到大災之時家家戶戶都有瓜果菜蔬吃?這個要求,說起來是容易,可做起來何其之難?就在後世也只不過是堪堪做到,還是在有那麼發達的交通和運力的基礎上的。受災的,能填飽肚子,有口飯吃就不錯了。
當然罵歸罵,至少建州是能做到唐儉老頭想象的那樣,甚至做得更好,只是這種模式是不可複製的,建州有建州的特殊性,首先,建州基本不會有旱災,也不會有地震,澇災的損失也會比,因為建州是丘陵地帶,澇災來時,也只有那些地勢低的田地會被淹了,高一點的卻是沒事,只要做好排水就行,正因如此,發生大災害,對建州的打擊就不像那些平原地帶一樣是致命的。
其次,建州各縣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特色產業,百姓的富裕程度如今已經敢和長安洛陽叫板了,百姓富了的第一件事就是儲備足夠的糧食以防不測,這麼一來,衙門只需要做一些補充就好。最後還有一點很關鍵,如今周圍各州都幾乎或多或少的靠建州帶動,如果建州有難,周圍的州縣不會坐視不管,他們支援的積極性肯定比朝廷還要高許多,可能朝廷的公文還沒下,建州就已經得到妥善的安置了。
正是因為建州模式的不可複製性,決定了不可能天下各州都有建州這樣的財力物力去做好儲備,但不管如何,隨著大唐天下越來越穩固,民心越來越安定,哪怕再窮的州,要做到一兩個月的儲備也是能做到的,加上其他地方的支援,災害的損失就能減到最低。
對於病坊和學堂的設立,王況是舉雙手贊成的,這是造福天下的好事,也說明了李世民確確實實就是將子民放在了第一位,而不像和諧朝一樣,沒得天下前說得天花亂墜,得了天下了,子民別說看病,就連死都死不起了。因此王況建議,設立病坊時,不妨給各地的私人藥堂和郎中來個規定,每個郎中每月必須到病坊去輪流義診,這麼一來,病坊裡需要養著的固定郎中就能少了不少,從而節省不少的開支。
但是,只靠了李世民一代帝王的個人所為就夠了麼?恐怕不夠,如果李世民翹了辮子,哦,不對,這時候沒辮子,應該說是去見先帝去了。等到新的帝王上任,恐怕就做不到這一點,於是王況又將目光瞄到了剛定出《大唐律》的長孫臭老酸身上,想看看能不能說服臭老酸,讓臭老酸制定出一部關於民生的律法來。
王況是有些杞人憂天了,病坊制度從建立開始,一直到滿清入關後中止,中間只有蒙元一朝沒有這個制度,即便是後來南宋積弱,晚明腐朽,病坊制度始終在中原大地上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但王況不知道這個情況,他還是用了表格的形式,將自己能考慮到的問題及今後的思路都寫了下來,洋洋灑灑也有十幾頁紙,直接丟給長孫煜讓他幫著轉呈了,別駕本來就是負責民生這方面的事情,奏摺丟給他轉上去,肯定要落到臭老酸手中,王況就不相信,面對可以流傳後世的豐功偉績,臭老酸能不動心?
奏摺的事情解決了,罐頭的流水線生產也就提上了日程,因為哪怕是李老二肯採納王況的辦法,不再硬性規定各州必須儲備的罐頭了,這需求量也是驚人的,哪怕你是各州都設立了作坊,全靠手工來做,需要多少人力?人家還要不要種地了?
所以,流水線必須建起來,還是土辦法,用水車帶,王況的初步設想是,作為儲備的菜餚罐頭,只要做一樣就行,那就是梅菜臘肉,這個菜餚甚至都不需要用到廚師,不用廚房,只要將梅菜乾泡發好,擠幹水分,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