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八章 打和撫(下)(第1/3頁)
章節報錯
“以棉以紗來贖買他們的過錯,這點有待商榷,既然犯了錯,那就要為他們犯下的錯承擔責任,若是人人都可以用錢物抵罪,這個口子一開,怕是以後要後患無窮。”長孫無忌不愧是搞律法的,一語就點破了王況話語中的漏洞,他搖了搖頭,心中暗歎:這個王建安,還是心太軟呢。
哪裡知道,王況這就是故意設個坑讓他來跳,大唐律是長孫無忌主持修訂的,那麼在對律法的解釋上,長孫無忌就擁有別人不可替代的發言權,他說行,那就基本是行的,說不行,除非皇帝開口,否則那真的就不行,而且長孫無忌身為皇帝的大舅哥,加上他跟隨皇帝一路輾轉南北,征戰四方出謀劃策,其地位還真沒人可以去撼動,也沒人敢去撼動。
秋後算帳的話,長孫無忌可以說,但王況就不能說,這一說那就是得罪一大批人,這種活王況才不會幹。所以,他就要引長孫無忌開口,只要長孫無忌開口定了性了,那就不關他王況什麼事了。而長孫無忌呢,因大唐律是他搞出來的,所以對大唐律的尊嚴那是看得非常的重,在長孫無忌眼裡,大唐律法是不容有人試圖去挑戰的。
人多力量大,既然長孫相公已經給那些圈地了的人定了性了,那麼怎麼處罰就好辦了,按律法程式走就是,沒什麼好商量的,但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很快就將怎麼在最短的時間內籌措到兵士過冬用的棉袍的辦法定了下來。很簡單,就是那些圈地的,除了刑罰逃不掉外,不是還有罰金麼?可以用棉袍來抵!只要能在秋末上交棉袍,那麼原本你的罰金折算成棉袍要一百件的,朝廷就法外開恩,只算你八十件!若要是秋末完不成的,那就對不起了,該多少就是多少,一個子兒的折扣也不給。
另外就是,若要想去草原或者西部圈地的,朝廷也不要你的銀錢,只要你上交一定數目的棉袍被褥就成,到時候,按上繳的總數來算,誰繳得多的,誰就有優先選地,多選地的權利,這個不設上限,能交多少是你自己的本事,這個也要在入冬前完成。至於說百疊子棉和羊毛棉這二者之間怎麼換算,那就是戶部和民部的事情了,自由底下的官員去算去。
唐老頭也是雷厲風行,這邊才得出結論,他馬上就吩咐了一個手下的官員,快跑回去佈置任務了,這個演算法看起來簡單,但各地的物價不同,具體的情況也不盡同,所以,需要將各地的這些相關資料都整理出來後才能進行換算,一刀切,不是這幫大佬們的習慣,而且這事情牽扯頗大,若真個實行一刀切,怕是要引起民間強力的反彈,皇帝在的時候,由皇帝最後下道旨意就沒問題,可問題在於皇帝不在,所以這些個決定就要考慮到不能被那些個豪門大閥抓住了把柄,參他們一本,要知道,這朝堂上,豪門大閥的勢力也是不可小覬的。
如此一來,禦寒之物也算是解決了,至於說帳蓬油布啊等這些東西,各地都有儲備,而且數量不少,只要一紙公文下去,各處將作坊就能很快的運到需要的地方去。吃的就更簡單,罐頭,琥珀糖,行軍餅等這些的儲備都是十分的充足,目前大唐糧庫裡的這些儲備,足夠支援二十萬大軍用一年,而且,你這邊在消耗,我那邊也同時在生產著的呀,因此,這場仗打上個三五年,物資方面,就根本不用愁的。
這簡直和十多年前打突*厥的時候有了天壤之別,那時候,若不是扼住了突*厥人的喉嚨,在鹽鐵茶這幾樣上死死的卡住了,突*厥人會不會敗退還是兩說,而那一場征戰下來,整個唐廷也是大傷元氣,連乘勝追擊的力氣都沒了,要是這個王二郎早上個十年出現該多好呀,搞個不好,突*厥這個詞,恐怕就將永遠的成為了歷史了。這一刻,幾乎所有朝堂上的人都泛起了這麼樣的念頭來。
“等等,剛剛二郎你說什麼安息人不久就將南下打天竺,這訊息從何而來?”其他人都差不多忘了這個細節,但杜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