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一章 土法流水線(下)(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打算用皮帶傳動了,皮帶傳動的噪音大,不如齒輪傳動安靜,也不如齒輪傳動穩定。可等到王況讓銅鐵庫的人把鐵運到鐵匠鋪子,掏出一張紙想讓鐵匠幫他鑄齒輪的時候,那鐵匠鋪掌櫃一見了圖,就問王況:“小東家莫非是要用鐵造棘齒麼?”這幾年裡,老鐵匠已經幫王況打造過不少東西,也學會了看王況畫的圖。
王況這個時候才知道,齒輪早就出現了,不過都是用木頭做的,稱為棘齒,用木頭的原因很簡單,木頭到處都是,不像銅鐵一樣貴,也不是屬於管制品,所以民間都是用的木頭做。而且這個時候的棘齒都只是用來改變傳動方向和運動方式的,比如說將轉動轉變為撥動撥杆進行往復運動;比如說將轉軸改變個九十度這樣的。
既然老鐵匠知道棘齒,那麼事情就簡單了許多,王況也省了許多口舌,而且這時候的齒輪不可能造得精密,什麼模數啊等都不在王況的考慮範圍內。他只要不同齒數的棘齒就夠了。
王況想要他造出來的東西做什麼老鐵匠好奇歸好奇,但卻是嚴守著本份,從沒對外透露過王況在他這裡打過什麼的,這些年裡,王況每每找他打東西,都會多拿些銅鐵過來,這多餘的銅鐵,對他而言,可比工錢實惠多了,錢可以賺到,但銅鐵你有錢未必能買到的。
一個多月的忙碌,總算是把流水線搞了出來,就設在城西的新區裡,那一片地,有一大部分都被王況先買了下來,就是為的臨著建溪,方便以後想利用水車來做點什麼東西好用,這下派上了用場。
水車也比起普通用來灌溉的水車大了許多,直徑達兩丈,樹立起來的時候兩丈有餘,建安城裡除了鐘樓比它高外,再沒其他建築能比它高,在城東就可以遠遠的看到一個龐然大物矗立在城西。
動力的切斷和接合,王況用的就是聯軸器,不過這聯軸器並不是按後世那種靠摩擦力來帶動,這個時候找不到好的摩擦材料,所以他採用的是斜面齒形結構,類似於石磨一樣的花紋,將一個套在花鍵的聯軸盤和另一個固定在水車軸上的盤壓緊之後,就咬合得死死的,動力就傳遞了過來,要切斷就直接把那盤的鎖緊凸輪鬆開,將壓盤撥開就可以了。
同時為了不浪費,王況還在這個水車上裝了可以汲水的大竹筒,汲出的水就儲存在廠外的一個大池裡,可以供給那些清掃街道的僕役們用,溢位的水又透過水道流回到建溪裡。省得他們要跑到建溪去挑水。原來在供水工程結束後,開始的時候每個蓄水池溢位的水還是很多,但隨著人們逐漸的習慣於在水池變洗菜洗衣服後,用水的人多起來,水等到後來就開始渾濁了起來,而且上面偶爾還會飄著爛菜葉什麼的,有的人還在這裡殺雞宰鵝,水就更不適合於用來清洗街道,現在這個大水車一立起來,也算是幫那些掃街的人一個大忙,也給建安城多了一個緊急用水的地方。
要是哪個地方走水了,滅火用的水龍車直接拉到這裡,將可以轉動的最後一段水槽往車上一轉,比用桶舀水還快,頃刻間就能滿了。
因為罐頭要煮上至少小半個時辰(半小時),所以煮罐頭用的大鍋也是特製的長方形,埋在地下,下面則是超大號的灶堂,有好幾個灶口,在熊熊大火之下,深只有一尺的水很快就能燒開。
這個灶所費的柴火不少,好在建安竹子多,做那些罐頭又能剩下許多的廢料,王況一句話,那些送竹筒來的匠人們每次就都將廢料一起帶了過來,也省下不少柴禾,不然王況估計,自己這罐頭廠一開工,恐怕周邊的山林就要遭殃了,看來,找煤,成了必須要進行的工作了。古代的福建一直沒有煤的發現,到了後世,在閩西一帶,才發現有少量的煤礦,不過都是小煤礦,且埋藏比較深,並不適合於這個時代開採,成本太高了,現在要找的,就是露天煤礦,只是,哪裡有呢?王況不知道。
這個很粗糙